近年来,汉阴县第二小学立足办学实际,从学生素养、教研赋能、教师培养、新师帮扶、常规管理五大维度精准发力,以务实举措推动教学工作走深走实,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素养过关践“双减”趣味教学强基础
为夯实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持续开展学科素养月能力过关活动,以语文、数学、英语基础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双减”下素养提升新路径。活动兼顾精准性与趣味性:语文设“诗词闯关”“汉字听写”,数学办“解题分享”“趣味应用题挑战”,英语开展“单词比拼”。多样化设计减轻学生负担,助其养成扎实学习习惯。
深化集体备课凝聚智慧提效能
学校将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核心抓手,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明确“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课堂实践—反思改进”五步流程。教师围绕教材解读、教学目标设定等充分交流,共同设计教学案例、共享优质资源。此举不仅统一教学进度与质量标准,更激发教师教研热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成长”的良好局面,为提升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新绿”工程赋能 集体研课育新人
针对青年教师成长核心需求,学校启动“新绿”教师培养工程,聚焦语文、数学、综合学科,特邀教研室教研员、省市教学能手担任导师,搭建“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教研平台。工程覆盖40余名青年教师,每周开展主题式备课,围绕课题深化、重难点突破等深度研讨;课下聚焦培训内容集中研讨,导师针对课题打磨、教学设计优化等关键环节精准点拨。以“骨干引领、同伴互助”模式,助力青年教师转化培训所学,快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缩短成长周期。
多维帮扶搭梯助力新师稳讲台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在教务处统筹下构建“示范引领+常态听课+组内研讨”帮扶体系。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示范课,通过“示范—观摩—研讨”,为新教师提供高效课堂范例;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常态化公开课,新教师展示教学成果,组内教师评课提建议,形成互学氛围。同时,开展新教师“推门听课”活动,组建由年级包抓领导、主任及指导师傅构成的小组,随机进课堂,聚焦教学目标、环节设计等维度记录亮点与不足,掌握新教师真实教学水平。通过立体帮扶,为新教师专业发展“搭梯引路”,助其快速站稳讲台。
创新视导模式规范常规保质量
教学常规视导由核心校教务处统筹,组建由校级领导、年级包抓领导、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为确保公正,创新采用“核心校带队+跨校交叉核验+不同年级交叉”模式,规避同校、同年级检查的主观性偏差。视导后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形成“检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推动教学常规落实落细。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