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志安,男、陕西旬阳人,中共党员。
秦岭南麓,月河之畔,坐落着一处山水交融的祥瑞之地。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窗外是连绵的青山与层层梯田,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青绿长卷。这便是汉阴——一个既承载着三秦大地的雄浑气韵,又浸润着巴山楚水灵秀风致的奇妙所在。
龙凤呈祥之地
汉阴县城静卧于秦岭与凤凰山环抱的月河川道,当地老人常说这里是“前望凤凰飞九天,后倚龙岗做靠山”的宝地。晨雾弥漫时登高远眺,只见两山如巨龙彩凤相向而对,月河水似玉带蜿蜒其间,竟真应了那“左膀麒麟呈祥瑞,右臂观音护平安”的古谚。
最妙的是此间气候,北方的干燥与南方的湿润在此和谐交融。春日油菜花开时,整片川道化作金灿灿的海洋,蜂蝶在花间起舞,远处白墙黛瓦的村落点缀其间,俨然一幅活着的《溪山行旅图》。农人扛着锄头走过田埂,笑着对我说:“我们汉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地方,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文荟萃之乡
在汉阴博物馆,一件新石器时代的陶罐让我驻足良久。阮家坝遗址出土的这件器物,表面刻着神秘的鱼纹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四千年前先民们与汉水相依相生的故事。文峰塔的砖石间藏着明清文人的墨宝,明城墙的裂缝里嵌着历史的年轮。
最令人神往的,是“三沈”故居那方小小的天井。站在沈尹默先生年少时苦读的厢房里,仿佛能听见“五四运动”时期那些激扬文字的呐喊。管理员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说:“这三兄弟就是从咱们汉阴走出去的,他们的学问根脉,都扎在这片土地上呢。”而陕南抗日第一军纪念馆里,何振亚将军的军装静静陈列在玻璃柜中,袖口的磨损处还留着历史的温度。
山水和谐之境
清晨的观音河被薄雾笼罩,河水清澈见底,水草如翠带般摇曳。护河老人撑着小船打捞漂浮物,笑呵呵地说:“这水直接能喝哩!咱们可是给北京城送水的。”河岸边的鹭鸶忽然振翅而起,在水面划出一道银链般的涟漪。
凤堰梯田的秋色最是醉人。稻浪翻金时,从观景台望去,层层梯田如天梯直入云霄,农人们弯腰收割的身影成了天地间最美的剪影。家住梯田边的老周邀我喝自产的富硒茶,茶香氤氲中他感慨:“祖辈们凿山造田时,哪想到如今成了国家森林公园?咱们这日子啊,真是越过越美。”
烟火滋味之长
汉阴的清晨是从蒸面锅灶的热气开始的。老街的早餐铺里,老板娘麻利地切着蒸面,浇上十几种调料:“我们家三代都做这个,秘诀就在这油泼辣子里。”刚出笼的油炸米饺金黄酥脆,咬一口满嘴生香,配着豆浆的醇厚,成了游子们最魂牵梦萦的乡愁。
在宁坊的农家院里,我见识了“汉阴宴”的讲究。豆腐箱子要雕出二十四道花纹,鲶鱼炖豆腐必须用砂锅文火慢煨,就连普通的酸辣炝白菜都要选霜打后的才够脆甜。掌勺的赵大娘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辣子鸡一边说:“咱们这儿的菜啊,既有北方的实在,又有南方的精细,老祖宗留下的搭配都是有说头的。”
产业振兴之路
深秋的拐枣林里,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老李笑着捧来新摘的拐枣:“现在做成拐枣酒、拐枣醋,网上订单都接到国外去了。”不远处的中药材基地里,五味子藤蔓攀绕,农科院的专家正在指导农户做有机认证。
最让人惊喜的是“陕果红”产业园的智能大棚。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自动灌溉系统正精准地为草莓苗浇水。负责人指着物联网大屏介绍:“我们每个大棚都有传感器,手机一点就能查看生长数据。”园区的直播室里,年轻人正热情洋溢地向网友推介汉阴的蜂糖李,屏幕上的订单数字不停跳动。
文化传承之脉
冬至那日,我恰逢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锦绣汉阴读书会”。在文峰塔下的书院里,孩子们正用方言吟诵《诗经·豳风》,白发老先生在宣纸上挥毫“耕读传家”四个大字。窗外飘着细雪,屋内茶香与墨香交融,让人恍若穿越千年。
在漩涡镇的非遗工坊,七十岁的刺绣传承人正在指导年轻姑娘绣制凤凰图案。银针在绸缎间穿梭,渐渐化作振翅欲飞的七彩凤凰。“这针法叫‘云雾绣’,”老人抚着图案解释,“是我们汉阴特有的绣法,要绣出秦巴云雾的朦胧美。”姑娘们专注的神情,让人看见文化薪火相传的光芒。
暮色四合时,我登上龙岗阁远眺。但见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月河水映着晚霞如鎏金的缎带,远处梯田的轮廓在暮霭中渐次模糊。忽然明白汉阴的迷人之处——它既保有北方山河的雄浑大气,又兼具南方水乡的温婉灵秀;既守护着千年文脉的厚重深沉,又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活力。
离别的早晨,菜市场里飘着豆豉的醇香,书院传来琅琅书声,茶园里已有采茶人的身影。我知道,这座小城的故事还在继续——在农人锄头落下的泥土里,在学子笔尖流淌的墨痕里,在厨师锅铲翻动的烟火里,更在每一个汉阴人踏实前行的脚步里。
汉阴不语,自有山河为证;岁月无言,且以繁华相答。这片龙凤呈祥的土地,正以它独有的节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桃源篇章。
离别的车站,我回望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心中满是不舍。汉阴,这个融合了北国雄浑与灵秀的小城,用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也续写着新时代的传奇。在这里,每一处风景都藏着历史的痕迹,每一个人物都承载着文化的重量。
我踏上归途,但汉阴的美丽与韵味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那些关于山水、人文、美食的记忆,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我脑海中缓缓展开。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汉阴的故事都会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见了,汉阴!愿你的山水依旧如画,人文更加璀璨,烟火更加温馨,产业更加兴旺。这片土地,也将永远是我心中那片最美丽的桃源之地。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