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双乳镇南窑村蚕桑家庭农场的桑树种植基地,便看见桑园里一棵棵桑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农户们忙碌着采摘桑叶、照顾蚕宝宝……一片繁忙景象。

双乳镇蚕桑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祖平高兴的说着,近年来,南窑村的蚕桑产业在市、县农林科技局、镇党委政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帮扶下,当地的农户脱了贫,致了富,切实增强了农户发展南窑村蚕桑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成立蚕业家庭农场演绎致富曲

南窑村位于月河以北,凤凰山脚下,平均海拔500米,这里土地肥沃,气温温和。蚕桑产业在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从80年代开始,这里家家养蚕,前几年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逐渐出现衰退的趋势,村民也相继外出务工,但是,有像王祖平一样的农户坚持蚕桑产业不放松,低谷不毁桑树,将养蚕当成一种事业来干。王祖平于2017年成立了家庭农场为南窑的蚕桑事业起着重要作用,由农场牵头,统一领种、统一发放、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出售。家庭农场成立解决了缺劳力、缺技术、缺设施的贫困户的一大难题,把最难饲养的小蚕1~4龄集中放到蚕业家庭农场来饲养,到4龄贫困户们再将已经长大的蚕宝宝再领回家饲养。这样的饲养方式避免了单家独户、明火加温,从而造成人、蚕中毒事故的发生;家庭农场成立,不仅是富了王祖平一家,更是对缺劳力、缺技术、缺设施的打工户、饲养量偏少的养蚕小户,提供了一个养蚕技术的支撑平台,有利于使蚕桑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有利于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发展蚕桑产业这一靓丽名片

近年来,双乳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按照村域化布局、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南窑村紧抓这一机遇,发展蚕桑产业。市、县农业部门的指导,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南窑的村民们能栽上“摇钱树”,养起“下蛋鸡”,搭建起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目前南窑村的桑园面积占全村坡地面积的95%,达到1500余亩,南窑村的蚕桑产业成为南窑村靓丽的名片,成了南窑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兴桑养蚕谱赞歌

蚕桑产业已发展成为双乳镇南窑村的优势产业,蚕桑产业成了富民之源、强镇之本、脱贫之基。现在的南窑村正在做大做强桑蚕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种不种,养不养,兴桑养蚕大伙心里有杆秤。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到兴桑养蚕中来,南窑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兴桑养蚕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缺少劳力的农户土地被流转,家里有劳力的农户可以到合作社务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可以自己养蚕。

“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下来有些收入,再加上我俩的务工收入,我相信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南窑村村民陈勇说道。与陈勇一样尝到兴桑养蚕好处的还有许多人,南窑村的唐志清就是其中一人。唐志清一大早就到自家的桑园里采摘鲜嫩的桑叶。回到蚕室,将处理干净的桑叶撒在布满蚕宝宝的帘子上,顿时响起“沙沙”的蚕食桑叶的声音。唐志清说,今年的蚕茧价格好,到6月上旬,白花花的蚕茧就能换来大把大把的钞票。

产业扶贫扶产业,南窑产业靠蚕桑。在市、县、镇的帮助下,在南窑村蚕桑产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和协调推进下,南窑村的蚕桑产业正在蒸蒸日上,通过兴桑养蚕增收致富的榜样带动,南窑的村民们养蚕热情高涨。现在的南窑村的村民们正用着勤劳的双手,兴着桑养着蚕,谱写新时代的产业赞歌。

编辑:沈杰

编审:余涛 黄琪雅

终审:邹菲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