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是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今年以来,汉阴县涧池镇紧扣全县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文共体)建设改革“1443”工作思路为指引,从组织、阵地、资源、活动四方面发力,扎实推进镇文共体分中心建设,持续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为锦绣汉阴建设汇聚起强劲的文化动能。

文化建设,组织先行。涧池镇通过成立文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将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支队体系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与党建办具体抓、各村(社区)及镇属单位协同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制定“定事、定人、定时、定责”的任务清单,确保文共体建设各项工作专人负责、按节点推进,保障各项任务高标准、高效率落地。

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落脚点”。涧池镇以镇综合文化站为核心,全面优化功能部署,升级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室、文化直播室等设施设备。新建室外红色文化广场,通过多元化空间布局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同时,统筹整合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百姓大舞台、村史馆、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阵地资源,推动设施互通、功能互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优质资源是文共体运行的“活水”。今年以来,涧池镇重点建设三大“资源库”。一是文艺节目库,通过集中评选,将《说新民风》《接妈进城》《振兴乡村唱起来》等39个形式新颖、内容接地气的优质节目纳入其中;二是乡土人才库,梳理全镇28名文化妇女专干、180名乡土文化人才及6家艺术培训机构信息,为各类文化活动提供“菜单式”人才支持;三是志愿服务库,深化乡村文化理事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分类培育文化志愿者,今年已累计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

丰富的活动是文化服务“活起来”的关键。涧池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开展“一村一社区”文艺巡演,整合镇文艺节目库与村级选送节目,分南区、北区、川道三大片区完成惠民演出30余场;聚焦青少年成长,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家训文化研学活动,参与人数达400余人次,“运刚公益书法”培训已举办至第七期,惠及800余人,暑期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开设电子琴、石英砂肌理画等课程,320余名学生参与;推动全民阅读,图书阅览室常态化免费开放,累计接待5000余人次,开展阅读分享活动50场;打造文化品牌,推出《锦绣涧池开讲啦》40余期、《沈氏家训二十条》视频展播20余期、《我和成语做朋友》视频展播11期;紧扣“我们的节日”,在“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群众乐参与”。

如今的涧池镇,从镇到村,文化阵地星罗棋布;从老到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文共体建设正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群众生活,成为点亮乡村、温暖民心的“幸福之光”。


编辑:倪健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