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阴县城,有这样一个六口之家:爷爷奶奶鬓角染霜却步履轻快,夫妻二人身着白衣奔波于病房与诊室,两个孩子背着书包往返校园与社区,这就是李国琼家庭,一个用“医者仁心”书写担当,用“尊老爱幼”传递温度,用“邻里互助”释放热忱的普通家庭。近日,他们获评2025年度安康市“好家庭”(孝义类)。

孝亲敬老:双向奔赴的温暖守护
李国琼的公婆虽年事已高,却主动扛起接送孙辈、操持家务的重担,用行动为小两口撑起“大后方”。而李国琼与丈夫韩亮,从未因工作繁忙忽略对老人的关爱。去年婆婆身体不适,夫妻俩轮流陪护,端水喂药、嘘寒问暖。平日里,他们总会挤出时间陪老人散步聊天,耐心倾听长辈的心声。
这份孝心在潜移默化中传承。12岁的韩文铎和弟弟早已养成习惯,奶奶生病时抢着端饭递水,闲暇时主动捶背整理房间,还用稚嫩的画笔描绘“暖心卡片”,一句“爷爷奶奶辛苦了”,总能让老人眼角泛起笑意。而爷爷奶奶也用细致的照料回应这份温情——每天准时接送孩子,变着花样准备营养三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夫妻俩能安心投入工作。这份双向奔赴的关爱,让“孝”字在家庭中落地生根。
双医同心:“小家”“大家”的责任担当
“爸妈是医院里的‘大忙人’,但我们知道,他们的心里装着我们,”提起父母,韩文铎的眼里满是骄傲。作为汉阴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韩亮的日常被门诊、胃肠镜手术和夜间急诊填满。去年寒冬深夜,一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需抢救,刚到家的韩亮接到电话便立刻折返医院,直到凌晨4点才拖着疲惫回家,而桌上妻子留的热汤依旧温热。
在感控科工作的李国琼,同样肩负重任。从制定全院防控流程到督导消毒细节,从医护防护培训到患者风险筛查,她的工作琐碎却关乎生命安全。“感控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尽管工作繁忙,夫妻俩却默契分工:下班后一人辅导功课、一人打扫卫生,一人陪老人聊天、一人准备晚餐。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相互体谅的温暖,正如李国琼所说:“再忙再累,家人安康、孩子开心,就值得。”
言传身教:家风传承的向善力量
在这个家庭里,“孝”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习惯。李国琼常对孩子说:“尊重长辈是根本,帮助他人是快乐源泉。”在父母的熏陶下,两个孩子格外懂事,放学回家主动完成作业,帮爷爷奶奶擦桌子、浇花,哥哥整理客厅,弟弟照顾绿植。在学校,他们品学兼优,还把妈妈教的“卫生小知识”分享给同学,带动大家养成好习惯。
热心公益:大爱无疆的温暖传递
这个充满爱的家庭,始终怀着回馈社会的热忱。李国琼常走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把专业知识带给邻里;韩亮积极参与义诊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公婆作为小区志愿者,活跃在老年活动现场;孩子们也跟着爸妈参加志愿服务,用零花钱为贫困儿童捐款。
“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全家人的行动准则。他们用点滴善举,把家庭的温暖延伸到社区,把医者的仁心传递给更多人,让正能量在邻里间流淌。
六口之家,拧成一股绳,寻常日子,绽放不一样的光彩。李国琼家庭用孝亲敬老诠释传统美德,用双医担当守护生命健康,用言传身教培育良好家风,用热心公益传递温暖大爱。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最美的家庭,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柴米油盐中的坚守与付出;最好的家风,是用爱浇灌、用行动传承,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充满温暖与力量。这盏“孝义之光”,正照亮着更多家庭前行的路。
编辑:吴九九
编审:黄智发 黄琪雅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