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康市汉阴县荣盛美食街的入口处,一面食品安全监督墙令消费者眼前一亮。顾客扫描入驻街区的餐厅二维码,就可以对商家后厨进行“云监工”,厨师操作是否规范、卫生是否干净、食材是否新鲜等环节一览无余,把选择权和监督权交到了消费者手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要。长期以来,“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告示将消费者挡在门外,餐饮后厨成了监管视野中的“隐秘角落”。特别是点外卖时,有些商家线上店铺图片看似光鲜亮丽,实际的卫生情况和操作环境却令人触目惊心。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让“看不见的后厨”变成“透明的厨房”尤为关键。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提出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汉阴县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百姓参与”的智慧化共治共享新模式,激励和引导餐饮单位开启“后厨直播”,公开关键环节与食品安全信息,让消费者看得明白、吃得放心,为破解餐饮后厨监管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对消费者来说,“互联网+明厨亮灶”是共治共享的“监督台”。扫码即可观看后厨实况,动动手指就能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这种参与感打破了信息壁垒,赋予了公众更多话语权。正如一名消费者所说,能实时看到烹饪过程,这种“现场感”带来的安心是任何花里胡哨的宣传和推介都无法代替的。

对于餐饮单位来说,“互联网+明厨亮灶”是规范食品生产过程的“正衣镜”。这种智能化、透明化的监管方式倒逼餐饮企业时刻绷紧食品安全弦,自觉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内部管理,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真正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而敢于主动打开后厨、接受社会监督的商家,也更容易赢得市场口碑与消费者青睐。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互联网+明厨亮灶”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千里眼”。传统监管模式受制于人力物力,难免存在盲区与死角。通过智慧监管平台,监管人员可随时查看餐饮单位后厨实时画面,并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对不规范行为进行自动识别与预警。这种全天候、不间断的远程监督,既缓解了监管力量不足的压力,又形成了持续有力的监管威慑,让食品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互联网+明厨亮灶”点亮的是后厨,照见的是责任与信任。期待通过监管部门、商户和消费者的多方协同,让“互联网+明厨亮灶”成为每个餐饮单位的“标配”,切实保障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编辑:吴九九

编审:黄智发 黄琪雅

终审:方亮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