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茶香四溢。汉阴县8.57万亩茶园迎来了秋茶采摘的黄金时节,各地茶园里,茶农们忙着采摘今年最后一季鲜叶,一幅幅秋日丰收盛景图在各地茶园铺开。作为汉阴县有名的“茶王”——冯卫平的脸上也抑制不住地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走进漩涡镇大涨河村的茶园,层层叠叠的翠绿如波涛蔓延,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滋养,于秋季再次焕发生机。茶农们手提竹篮穿梭于碧绿的茶陇之间,只见他们双手在茶树间灵活跃动,一片片鲜嫩的茶叶被轻轻摘下,汇聚成秋日里最美好的收获。
漩涡镇大涨河村党支部书记 蒋克明:【大涨河村茶园种植面积有600亩,今年共计采摘鲜叶13000斤,总产值31万元。我们鲜叶摘下来以后由冯总开冷链车来收,之前用普通车送到茶厂,送到以后茶叶就烧坏了,现在既省了车费又提高了效益。】
蒋克明口中的“冯总”便是冯卫平,在汉阴茶业界说起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97年,大学毕业的他在外闯荡十余年,最终因忘不了家乡的青山绿水和放不下心中对土地的眷恋,于2009年回到安康受邀担任紫阳县一家茶厂的厂长,从此与茶结缘,从对茶叶一无所知,到潜心钻研茶园管理、制茶工艺与市场营销,仅一年时间便深谙其中道理。2022年,他积极响应汉阴县发展“归雁经济”的号召,回到家乡漩涡镇,承担起村集体茶园的管护与经营工作。
漩涡镇冯家堡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冯卫平:【当时镇上茶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我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就选择了这一行,规模也在逐步地扩大。】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冯卫平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行动指南。在他的推动下,合作社实行“鲜叶兜底收购”,让茶农不再为销路发愁。今年他的合作社在全县范围内共收购鲜叶5万公斤以上,累计拉动村集体和劳动力增收150余万元。
漩涡镇冯家堡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冯卫平:
【现在收购的是秋茶,全部用来制作果蜜红,每天鲜叶收购量在1000斤左右,可以生产果蜜红茶200多斤。预计秋茶的生产可以持续到9月底,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茶叶品质都非常好,也很受市场欢迎。】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付出,2023年,冯卫平荣获汉阴县“茶王”“‘领头雁’人物”“十大新农人”等称号,并当选县茶业协会会长。同年,他带领的合作社升级为市级示范社。汉阴果蜜红茶产品也在杨凌农高会上斩获“后稷奖”。2024年,果蜜红茶更是一举夺得第109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汉阴乃至安康富硒茶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漩涡镇冯家堡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冯卫平:【如今随着果蜜红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产品也更加畅销,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截至目前,今年我们已经销售果蜜红茶10余吨,销售额达到400多万元,这让我对茶产业发展更有信心。】
如今,冯卫平依然每天穿梭在茶园与工厂之间,查看茶芽长势、指导工人制茶。在他的愿景中,果蜜红茶的直营店不仅开在汉阴,还要走向西安、广州等大中城市,让汉阴的茶香飘得更远。
漩涡镇冯家堡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冯卫平:【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发冷泡健康茶饮、茶枕、茶啤酒等衍生产品,进一步补充完善茶产品市场供给,同时,也会帮助其他茶企,共同做好茶叶生产,讲好汉阴茶故事,带动更多茶农增收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贡献行业力量。】
冯卫平的故事,是一位高素质农民以智慧、勇气与情怀书写的新时代丰收篇章。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农业不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更是科技赋能、品牌引领、共享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茶香馥郁,丰收正好。
编辑:李西明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