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汉阴调查队坚持把党员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围绕学习动能、教育管理、学以致用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三位一体”日常教育体系,力促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三堂课”,激活教育赋能内生动力。一是培根铸魂,精研“政治课堂”。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着力破解党员教育“供给侧”与“需求端”的结构性矛盾,以党员需求锚定学习内容,建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学、青年上台讲、干部主动学的学习机制,充分利用汉阴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分专题、分模块开展实景实境现场教学,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动能,提高政治素质。二是突破条块,构建“联动课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诚信诚实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合联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联动,国家调查队系统和地方党委、政府学习教育融合联动,积极参加系统时代统计大讲堂、专题读书班、“诚信诚实依法统计”青年演讲大赛,选派优秀党员参加地方党建工作培训、发展党员培训,加强与县级部门的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不断拓宽学习教育渠道,实现由“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三是润物无声,打造“纪律课堂”。领导班子带头讲授廉政党课,组织干部走进三沈纪念馆、双乳镇“莲廉共生·荷和万家”千亩荷塘等廉政教育基地,定期推送“清风文苑”专栏内容,常态化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数据造假就是违纪违法”的底线意识,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规违纪典型案例,从“德、责、法、纪”角度讲治理、谈监管、说制度、言作风,为党员干部敲响廉洁警钟。

聚焦“点线面”,构建坚强堡垒管理格局。一是以建设模范机关为“着力点”。坚持把建设模范机关作为抓好自身建设、推动统计调查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珍惜“陕西调查队系统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荣誉,持续打造“凝五心、做标兵”特色党建品牌,聚焦“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目标,立足统计调查工作职责,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改,结合“四强”党支部建设、支部品牌创建等要求,持续巩固模范机关创建成果,全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二是以调查研究为“主干线”。立足党支部、党员、干部职工等三类主体,依托党建活动、调查业务两个抓手,深入调查网点和帮联村,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走访看望、聆听讲述等方式,就社会关注、民生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发挥统计调查咨政辅政作用,以调研课题研究促学习、促创新、促引领。近年来,围绕居民收支、就业稳岗、乡村振兴等主题共撰写30余篇调研报告,其中13篇被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采用。三是以青年干部为“覆盖面”。针对全队青年干部实际,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组织开展“班子成员+普通干部”师徒结对形式,组建3个结对帮扶小组,由“师徒”双方共同制定学习培养计划,定期汇报在学习期间完成重要项目、解决业务难题、分析信息采用情况和各类获奖情况。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充分激发年轻干部学习热情,传承统计调查优良传统,营造比学赶超、以学促干的良好氛围,帮助年轻干部练内功、强素质、提修养。 

探索“三模式”,促进党员教育学用转化。一是探索“党建+监督”。持续推动党建责任压紧压实,修订完善《制度汇编》合计58项。建立干部岗位目标量化责任考核制度,通过“专业自查+交叉检查+纪检监督”方式,动员党员领导干部、党员业务人员、党员辅助调查员参与到各专业基础工作检查、数据审核录入、分析解读研判等各环节工作,切实扛牢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二是探索“党建+法治”。结合各专业业务培训会,组织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详细讲解统计法治条文,以案释法深析统计法治监督职责,以考促学筑牢统计法治思想根基。在基层调查网点积极开展统计法治宣讲,为村干部、村民普及统计法知识,结合日常调查业务工作,将统计法治宣传阵地扩展到企业单位、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居民家中,推进统计法治建设扎根基层,为各项统计调查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探索“党建+业务”。成立党员突击队,把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住户调查点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互学互补、同题共答。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基层统计调查工作模糊点、易错点和风险点,建立好与调查员之间的沟通反馈机制,聚焦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提高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提升统计法治建设水平,树典型、立标杆,引导党员干部在统计改革、优质服务、夯基固本等工作中主动作为、担当有为,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调查一线得到检验。

编辑:邱潮

编审:文婷 黄琪雅

终审:邹菲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