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汉阴县漩涡镇正值油菜移栽的关键时节。凤堰梯田景区内,层层叠叠的田垄间,农户们正弯腰俯首,抢抓农时开展油菜苗移栽作业。一株株嫩绿的油菜苗被精准栽入土壤,为秋日的大地织就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毯,也为来年春季的“金色花海”埋下希望的种子。
漩涡镇景区内的堰坪、茨沟、东河等6个村,正根据任务指标协同推进油菜移栽与大地景观培育工作。东河村的大棚育苗基地内,一畦畦秧苗青翠欲滴,村集体通过大棚育苗、大田育苗、周边协调调苗,保障了4000余亩核心景区的用苗需求。东河村等地的农户则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序起苗、运苗,利用稻收后的土地及时翻耕,确保油菜移栽不误农时。这种“稻油轮作”的传统智慧,既守护了梯田的生态肌理,又为农旅融合埋下伏笔,待到明年三四月,金黄花海与蜿蜒梯田交织的画卷,将吸引无数游客驻足。
当田间地头忙于移栽时,漩涡镇的产业链后端也迎来新突破。近日,位于茨沟村的投资270万元建设的300平方米凤堰油坊正式投用,配套的7D智能榨油设备,融合低温冷榨、智能精炼技术,可实现日加工油菜籽5吨,出油率较传统设备提升5%,最大限度保留菜籽油的天然香气与营养成分。
油坊的运营模式同样彰显产业融合的深度。油坊以优质优价收购本地油菜籽,既保障了原料品质,又让农户共享加工增值收益。而榨油后产生的菜籽饼渣,也被回收作为梯田茶园的生态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如今凤堰梯田菜籽油已通过电商平台、文旅展销等渠道走向更广市场,成为游客青睐的“梯田伴手礼”。
近年来,漩涡镇通过农家乐提档升级改造、旅居康养示范户培育、申报油菜奖补政策、组织农技培训等措施,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村民共享景区发展成果,从而激发种植主体积极性。凤堰油坊的运营,每年可消化本地全部油菜籽,吸纳20余名农户就近就业。正如堰坪村党支部书记吴新树所言:“以前种油菜只为榨油吃饭,现在既能赏花卖景,又能榨油卖钱,一块田挣两份钱!”
秋栽油菜苗,春漫黄金甲——这场跨越季节的耕耘,承载着漩涡人对丰收与美景的双重期待。当农户的汗水渗入梯田的土壤,当榨油机的轰鸣声回荡在山谷,凤堰梯田的农耕文明正书写新时代的篇章。明年,这里既有花海如潮的视觉盛宴,也有油香醇厚的产业成果,更有一曲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乐章。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