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尤其在村干部培养上推行“师徒帮带”机制,有效促进了“老支书”与“新骨干”之间的经验传承与能力提升。漩涡镇大涨河村作为该机制的生动实践地,通过村党支部书记蒋克明与副书记李燕芬的“师徒结对”,不仅实现了个人成长,更带动了全村产业振兴和治理提升。

薪火相传:新老干部共成长

2019年,李燕芬从甘肃远嫁至此。初来时,面对语言不通、环境不熟等困难,她凭借此前经营社区团购的经验逐渐融入村庄,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并被列为村级后备力量。2023年8月,在村党支部书记蒋克明的动员和鼓励下,她正式进入村“两委”工作。作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她主动承担起信息化和对外联络等事务。

面对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的李燕芬,经验丰富的老支书蒋克明主动担任其导师,从群众沟通技巧到复杂村务处理,事事亲自指导、倾囊相授。“干农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用心,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他常对李燕芬说的话。在“师傅”的带领下,李燕芬迅速进入角色,不断积累实战经验。

师徒合力:产业升级促增收

大涨河村拥有600亩茶园,但长期以来只生产春茶绿茶,夏秋茶资源被闲置。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蒋克明敏锐捕捉到红茶市场的潜力,决心推动产业转型。他带领李燕芬积极对接红茶加工龙头企业,拓展鲜叶销售渠道。李燕芬则发挥自身优势,协助整理资料、协调沟通,并参与组织茶农外出学习,邀请专家进村指导。

在二人共同努力下,茶园实现从一季采摘到三季采摘的转变,亩均收益提高超千元。2023年,全村采摘鲜叶超5000斤,村集体经济收益达8万元,带动6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2000余元,实现了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的“双赢”。

成效显著,年轻干部挑大梁

在“师徒帮带”机制的持续赋能下,李燕芬成长迅速,从后备力量成长为党务干部,现已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2024年7月被漩涡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她将服务群众作为工作宗旨,积极协助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动党建与村务深度融合。

蒋克明表示:“‘师徒帮带’不仅传授方法,更传递责任和情怀。看到年轻干部快速成长、独当一面,是我们最欣慰的事。”

汉阴县通过推广“师徒帮带”机制,有效破解了村干部队伍断层、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人才动力。在漩涡镇大涨河村,这一机制不仅有助于新干部快速成长,更实现了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绘就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倪健

编审:黄琪雅 文婷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