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铁佛寺镇境内生态良好,多数村具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其中四合村是铁佛寺镇蚕桑产业的主要分布区。四合村巧用“三联”工作机制,按照“支部+合作社+公司+人才+农户”的“1+N”产业联动机制,逐渐打造出一条集“种桑养蚕、收茧烘干、抽丝制被”的蚕桑全产业链,有效提升了蚕桑产业附加值,实现了农户、企业、村集体经济增收的“三赢”目标,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强化措施夯基础。一是丰富联建载体。四合村与高峰村、集镇社区深化支部联建,通过“共上一堂党课、共办一场主题党日、共赴一次现场观摩”,联建纽带更加牢固。二是完善保障要素。四合村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流转农户自留地、争取苏陕协作专项资金等方式,建成规模化桑园600余亩、标准化蚕室5个,购置蚕具400套,可满足单季养蚕150张以上,当年实际养蚕240张。三是优化管护模式。采取一名领导包抓、一位专家驻点、一笔资金注入、一套人马作业的“四个一”蚕桑产业管护新模式,明确了产业包抓领导,邀请市县蚕桑专家定期指导,实现了精细化管护,降低了管护成本。

多方谋划强链条。一是“归雁”经济畅通产销渠道。依托蚕桑全产业链筑巢引凤,成功回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许安全投资成立汉阴县佳乡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全县首家蚕丝被加工厂,全年收购蚕茧3.6万斤,烘干、抽丝制蚕丝被1200余床。二是大户承包破解发展难题。该村积极调整思路,将过去的合作社集体养蚕改为由合作社托管、大户承包、农户散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集体经济消薄目标。即合作社只负责小蚕共育,每张蚕收取共育费90元,养蚕大户承包蚕室支付承包费,集体向养蚕户提供桑叶,每张蚕按300元收取桑叶费,集体实现每张蚕净收入350元左右,加上蚕室承包费,村集体盈利12万余元。该模式的试点,为合作社创造了稳定利润,调动了大户养蚕积极性。当年全镇蚕360张,蚕茧销售额近90万元,惠及农户300余户。三是抱团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为解决蚕桑产业发展“散小弱”问题,四合、双喜、高峰3个村结成蚕桑产业联盟,以四合村为辐射基点,共享优质资源,共商发展难题,实现资源村域间优势互补,至目前双喜、高峰两村桑园面积分别达300亩,当年两村养蚕120张,综合产值较同期显著上涨。

合作共赢惠民心。一是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蚕桑合作社开发设立了桑园管护、桑叶采摘、蚕室管理、小蚕共育、蚕茧上簇等多个就业岗位,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民工平均日工资的标准,吸纳周边50多名闲置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仅劳务用工工资性收益一项,单季养蚕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实现资源共享。四合村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利用产业资金修建产业路1.2公里,扩宽改造通组道路5公里,极大改善了沿线150户村民交通出行条件,产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全产业链的打造,蚕茧收购辐射到周边其他有蚕桑产业的平梁镇、涧池镇、沈坝等镇,也助推了“镇镇联”工作实效。三是释放产业红利。该村全面推行合作社入股与农户散养相结合,合力做强做大利益“蛋糕”,带动散户养殖22户,户均净增收4000余元,村民分红逆势上扬,实现了合作社、承包大户和入股农户三方共赢。

编辑:曾萌萌

编审:余涛 文婷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