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汉阴县双乳镇南窑村蚕桑家庭农场的桑树种植基地,一棵棵桑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农场的王祖平、彭世安等人正忙碌地采摘桑叶,喂养照顾蚕宝宝……
2017年,王祖平成立家庭农场,由农场牵头在南窑村统一领种、统一发放、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出售。据他介绍,该村的蚕桑产业在市、县、镇农林部门的帮扶下,当地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切实增强了村民发展蚕桑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双乳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按照村域化布局、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南窑村紧抓这一机遇,发展蚕桑产业。如今,村民靠栽上“摇钱树”,养起“下蛋鸡”,搭建起致富增收的快车道。截至目前,该村的桑园面积占全村坡地面积的95%,达到1500余亩,蚕桑产业不仅是该村靓丽的名片,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种不种,养不养,兴桑养蚕大伙心里有杆秤。为了让更多村民参与到兴桑养蚕中来,该村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村民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
“我夫妻俩在蚕桑合作社里干活真好,我的手有一点残疾,媳妇身体有点问题,在外务工没人要,自从成立合作社,我俩就在这里干活。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下来有些收入,再加上我俩的务工收入,日子越过越好!”该村村民陈勇说。
与陈勇一样尝到兴桑养蚕好处的还有村民唐志清。一大早,唐志清就到自家的桑园里采摘鲜嫩的桑叶。回到蚕室,他将清洗干净的桑叶撒在布满蚕宝宝的帘子上,顿时“沙沙”声响起。唐志清说,今年的蚕茧价格好,白花花的蚕茧就能换来大把钞票。唐志清算了一笔账,在外地打工,一没文化,二没技术,春夏两季大忙还要赶回来安排生产,一年挣的几个钱全部用在路途中,家里也没有照顾好。蚕室有,养蚕技术有,桑园有,现在的蚕茧每公斤能卖到58元左右,蚕茧能卖钱,桑条能卖钱,就连冬季剩下来的桑叶每公斤也能卖到2.4元……
编辑:倪健
编审:黄琪雅 余涛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