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的双河口古镇,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起伏的青黛色山峰与白云相望,山腰上的山花次第开放,芳香花蕊吐露着初夏的气息。山脚下,青瓦白墙、鳞次栉比的村落,被晚风唤醒扬帆起航。
群众地里忙增收
时下,走进双河口镇兴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一幅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疏果、绑枝,除草、施肥、除虫……一切都井然有序。
“以前家里5亩多土地,年年种苞谷栽红薯,一年到头也就2000多元左右,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现在,把5亩多土地全部流转给村合作社种植猕猴桃,每年土地流转费有1000多元,每天在合作社务工能赚100多元,一年下来也能挣20000多元,等明年猕猴桃挂果后还能分红呢。”刘康琴说着脸上乐开了花,更坚定勤劳致富的决心。刘康琴是本村一组建档立卡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增收、产业分工等方式获得产业增收,通过完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把全村像刘康琴一样的230户农户,全部嵌入产业链上,为农户增收提供支点。
近年来,双河口镇抢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历史机遇,依托镇域资源优势,紧盯产业发展“牛鼻子”,在龙垭村、石家沟村、凤柳村等8个村自主培育发展猕猴桃种植2600亩,引进陕西果业集团在该镇凤柳村种植猕猴桃5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猕猴桃300余亩,初步形成了以猕猴桃为主,冬桃、大樱桃、蜂糖李、核桃等果品为辅的果业产业结构。建成标准化气调库1座,为推动果品加工、销售、冷藏冷链发展打下基础。
金银花里摘“金银”
“村里山多地少,种不出多少庄稼,但种金银花投入少收成好。”双河口镇三柳村翁继凤老人说。
“我们通过‘三联’机制让‘村企牵手’,与药材厂商签订了金银花产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实行市场主体托管代工代销和比例分红的办法,采取‘合作社生产+药企代加工+本土品牌化包装’模式,使双河口镇的优质金银花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开发三柳牌‘五朵金花’系列产品不断增多,市场品牌价值不断增强,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双河口镇党委书记孙延说。
据悉,三柳村围绕金银花在中药康养旅游上大做文章,在金银花种植基地旁建设了荷虾养殖园及亭台廊道等休闲经济综合体,以中药康养旅游带动旅游村、农家客栈共同发展,实现景村一体、产村融合、综合开发,探索推行“龙头企业+民宿+农户”的农业休闲经济发展模式,把三柳村打造成以金银花种植加工基地为依托,集观光、休闲、饮食、体验于一体的农旅示范村,让群众因生态而富。
“金蚕”织就致富梦
当下,走进双河口镇斑竹园村忠信和养蚕专业合作社的桑树种植基地,连片的桑树,满眼翠绿,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桑农们正忙着采摘桑叶,蚕室内一架一架雪白的蚕茧格外引人注目,沙沙作响的蚕食桑叶声如同优雅动人的乐曲。
“这300多亩桑园是去年新改良的,今年青桑的质量很不错,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我们在桑树地套种玉米和大豆,以短养长,能够增加收入。”斑竹园村忠信和养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晓芳欣慰地说。
“目前,全镇种植桑园800余亩,建有标准化养蚕基地3000余平方米,桑蚕已成为本镇农民增收一项重要产业。下一步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规模化、机械化养蚕示范基地建设,让养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该镇产业发展负责人说道。
编辑:李西明
编审:余涛 王义林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