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薄雾缭绕。站在凤凰山观景台上远眺,位于汉阴县漩涡镇的凤堰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云海、群山和梯田构成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

凤堰梯田灌区总面积5.12万亩,涉及汉阴县漩涡、汉阳、双河口3镇,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梯田。从凤凰山水源涵养林、山溪梯田到山塘湿地,凤堰梯田1000多米的垂直空间里,汇集“田、渠、塘、溪”灌溉工程体系,生产、生活、生态和谐运转,承载着千百年的农耕文明与治水智慧。

9月3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公布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凤堰梯田成功入选,成为陕西第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处蕴含丰富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的古梯田群落,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悠悠岁月,筑坝通渠;滋润良田,惠泽民生。凤堰梯田灌溉工程有何奥妙,又如何在保护和利用中焕发新生机?近日,记者前往凤堰梯田一探究竟。

流淌千年的灌溉智慧

汉阴县水利局正高级工程师李权兵参与了凤堰梯田从启动申报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全过程。10月21日,回想在悉尼拿到证书和授牌的那一刻,李权兵仍然激动不已。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2014年启动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对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价值和保存状况等评价指标,围绕凤堰梯田的灌溉历史悠久性、规模宏大性、科技价值挖掘等方面,组织专家沟通、研判、逐个论证解答,成果有高度、深度和独创性。”李权兵说,一阶阶梯田是数千年水利灌溉技术发展史的生动缩影,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汉阴灌溉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周朝时期,在今汉阴境内,当地先民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千百年来,汉阴先民顺山地之势,借自然之力,辛勤开垦修建梯田。到了清代,湖广吴氏移民大规模续建梯田,形成了如今包括堰坪梯田、东河梯田和凤江梯田在内的凤堰梯田核心片区。

“我们随处可见的梯田沿着等高线走势修建,从山脚一直延绵到山顶。梯田不大面积开挖,不破坏山体,最大限度减少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实现了土地价值的高效利用。”李权兵指着眼前的凤江梯田告诉记者。

要实现梯田的自流灌溉,充沛的水源是关键。凤堰梯田的水从哪来?李权兵介绍,凤堰梯田三面环山,汉江干流流经此处。江水常年拍打岸壁,激起巨大水雾,形成局地小气候。上升的水汽被山顶茂密的森林收集储存,形成多条溪流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凤堰梯田在建设、改造和利用过程中,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开挖出纵横交错的沟渠与堰塘。渠必连田塘,塘必连渠溪,如同树状毛细血管,自上而下逐级灌溉,构成了“渠、溪、田、塘”的完备灌溉系统。

“凤堰梯田主要利用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山溪进行自流灌溉。人工开挖的沟渠与堰塘承接山林水流与泉水,通过微地形营造进行水量分配和流量调节,兼具储蓄水源和分流泄洪作用,契合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理念。”李权兵说,凤堰梯田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以简易的工程设施、较少的维护保养、可持续的工程管理,实现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有力推动了当地土地垦殖和农业生产。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刘学应和团队来凤堰梯田考察了10余次,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凤堰梯田内山、水、林、田、湖等资源,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诠释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内涵,值得更加深入挖掘其多种价值。”刘学应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凤堰梯田,汉阴县出台区域风貌管理办法,制定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凤堰灌区建设等规划。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凤堰梯田的保护进行立法调研,拟出台《陕西凤堰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按照“统筹规划、科学保护、深化研究、注重传承”的原则,坚持规划引领,分级保护,延续功能,组织修复受损的灌溉工程,延续“灌、排、引、降、蓄、泄、调、分、运”等功能,科学保护这座“活着”的遗产。


悠悠长流润良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和灌溉智慧,让处于凤堰梯田核心片区的漩涡镇成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10月21日,在汉阴县漩涡镇凤堰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71岁的合作社负责人杨明荣和老伴忙着将收来的稻米装袋。

“梯田的水稻一年一熟,水稻能够吸收更多的养料,贮存更多的营养成分。大米的口感和质量好,煮饭时清香四溢。”望着颗颗圆润饱满的大米,杨明荣脸上满是喜悦。

2014年,杨明荣看中凤堰梯田土壤富硒的优势,流转土地进行水稻种植。为了保护梯田原貌不被破坏,他依照传统梯田稻作,耕田、插秧、除草、收割、晾晒等环节几乎都是由人工完成。之后,杨明荣成立了凤堰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并打造了“凤堰馨香”富硒大米品牌。

保护梯田,提高村民种田积极性很重要。在漩涡镇,与杨明荣建立订单关系的种植大户有40余户。

“有机肥和生物源农药都不用农户自己掏钱,每公斤稻米我的收购价还要比市场价高1.4元。”杨明荣说,“经过加工和包装后的大米每年大概能卖5万余公斤,主要销往北京、天津、西安等地,非常受市场欢迎,每年的新米都供不应求。”

汉阴县漩涡镇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姜坤告诉记者,为了留住凤堰梯田农耕文化之根,当地通过引入富硒生态水稻,支持土地流转复垦,发展“订单农业”,生产有机大米产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释放“梯田+”的叠加优势,鼓励村民发展有机农业。

如今的凤堰梯田,在保留了牛耕地、人收割等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引进了收割机械。现代耕作方式和传统耕作方式的完美融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提高凤堰梯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当地还采用春季油菜、夏季水稻的“稻油轮作”种植模式,“稻鱼共生”“稻鸭共作”等生态种植养殖模式也不断应用。

目前,凤堰梯田农田灌溉面积达5.12万亩,粮食平均亩产量超过500公斤。依托梯田产出的丰富物产,当地农户不仅卖“农品”,还开始卖“品牌”,进一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

“我们家的农家乐,使用的大米、油等食材都来自梯田。我们把自用的食材留够,其余都卖给游客,每年能销售粮油2000余公斤,年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漩涡镇东河村凤栖客栈农家乐负责人林逸杉说,随着凤堰梯田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慕名前来游玩,富硒有机大米等农产品成了游客返程时必带的伴手礼。

好山好水好生态,凤堰梯田独特的资源优势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也促进了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的发展。目前,汉阴已成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7个、有机认证7个、特质农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培育了多个富硒大米以及粮油品牌。此外,当地企业还向米线、米粉、稻糠研发、秸秆利用等深加工领域“进军”,将稻米“吃干榨净”,提升富硒大米的产品附加值。

千年梯田展新颜

驱车沿着凤凰山蜿蜒的山路前行,我国北方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就“藏”在云层之下。

“在这里,蓝天白云是穹顶,青山绿水是展厅,梯田则是最珍贵的‘文物’。我是来看梯田美景的,没想到踏入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来自湖北十堰的游客李芳惊叹。

“这座开放式生态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时空限制,让馆内的‘文物’与大地上的‘遗产’焕发新生。”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馆长兰宗介绍,博物馆核心面积11.5平方公里,辐射面积34.5平方公里,由凤江梯田、东河梯田、堰坪梯田3大片区组成,馆内分布有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修建的古梯田1.2万多亩,古建筑民居群落、古寨堡、古庙宇、古堰渠、古塘坝多处,既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又是自然山水的“风景画”。

距离凤堰梯田不远处,是百年湘派宅院——吴家花屋。

“宅院前后飞檐滴水,正房雕梁画栋,厢房、回廊曲折萦绕,院内百花荟萃,所以当地人美其名曰‘吴家花屋’。这座建筑不仅体现了南北方建筑风格的差异,也见证了来自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是如何随着移民一同扎根在秦巴山区的梯田之中,对于了解和研究陕南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姜坤介绍。

一方山水,一片梯田,一段时光。凤堰梯田不仅有“春季花开云梯如画卷,夏季层层绿浪泻山间,秋季金波万顷丰收忙,冬季白雪皑皑入云端”的壮丽景色,更镌刻着悠久的农耕文明、移民文化和治水智慧。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让当地民宿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10月21日,在漩涡镇堰坪村,花栖玥民宿负责人任开闲又送走了一批客人。“我们的民宿依山傍水,距离凤堰梯田核心景区非常近,每一间房都别具特色。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民宿预订火爆,房间入住率能达90%以上。”任开闲说,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以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在田野间感受“诗与远方”。

近年来,汉阴县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吴家花屋、冯家堡子、太平寨、观光茶园等周边旅游资源,创建以凤堰梯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集聚区,将梯田景观与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凤堰梯田景区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约5亿元。

“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汉阴的一张‘金名片’。”汉阴县县长陈永乐说,申遗成功只是起点,汉阴县将持续做好凤堰梯田和灌溉体系的保护、修复、陈列展示,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用实际行动守护好这个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编辑:倪健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