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趁着雨水节前的晴好天气,气温不冷不热,家住汉阴县铁佛寺镇集中村的张本平,便开始对果树进行嫁接、施肥,确保能有个好收成。

笔者来到张本平家已是下午时分,只见自建的白墙石板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农家院坝整齐摆放着柴火堆,房屋周边的各式果树栽种得错落有致;放眼远眺,方圆几里的庄稼地已被翻耕完毕,连片的油菜绿意盎然,原生态放养的跑山鸡正在树林里穿梭。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唐家民连连称赞道,老张是一个闲不住、肯吃苦、有追求的庄稼汉,也是全村乃至全镇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51岁的张本平是一名中共党员,迫于家庭生计,早些年一直在外务工,也吃了不少苦头。2016年,因为打工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巨大的家庭开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张本平毅然决然回到了位于山坳里的老家,决定在黄土地上大干一番事业。

下定了决心,也就有了斗志,更有使不完的力气。做好了规划,张本平便开始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很快他就办起了养猪场,开垦了近20亩撂荒地用来种植玉米、油菜等经济作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只要把养殖业、种植业搞好了,照样过得比别人好。”张本平用朴实的话语回忆着那段往事。

七年来,张本平硬是把一天过成了两天。养猪场建好之后,他反复盘算着成本账和收支账,着手通过扩大规模实现更多盈利,圈舍面积从起初的不到50平方米扩建至300多平方米,养猪数量也从50头增加到200余头。规模扩大的历程也是老张辛苦指数增加的过程,五更起床配制猪饲料成为常态,半夜配送出栏生猪更不稀奇。


养殖规模扩大后,张本平又萌生了大兴种植业的想法。除种植红薯、土豆、大豆等作物外,他还从外地精心选购了猕猴桃、枇杷、香脆李等优质苗木,将其栽种在房前屋后。试种成功后,他整合了自家和别家闲置的20余亩坡地,大规模地栽杏子、蜂糖李、麦黄李、黄桃、车厘子等近10种果树,建成有模有样的家庭果园,并注册成立平安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看到老张的规模化果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唐家民当即表态,邀请他担任村上的产业管护员。

众人拾柴火焰高,家人在张本平的感染下,更是勤劳有加。父亲张宗银擅长用各种木料雕刻桌椅板凳等家具,好的家具售价达万元。妻子储著霞则承担起一切家务活,全力支持丈夫发展产业。

努力不会白费,付出就有收获。在张本平的艰辛打拼下,一家人吃上了甜蜜的“产业饭”,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今年,张本平家的生猪存栏量达到230头,根据近两年的生猪及猪肉市场价估算,每年仅养猪一项,老张就可赚钱30余万元,父亲售卖木制家具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外加即将丰产丰收的规模化果园,家庭年收入突破50万元。随着老张的产业日益壮大,原本拮据的家底也逐渐殷实起来,前两年,他在县城购买了一套供儿孙居住的商品房,全家大小农用车、私家轿车、代步工具已达5辆。现如今,张本平一家已是四世同堂,父亲身体矍铄,儿子已娶妻生子,女儿在外务工,全家9口人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片      自家产业达产见效后,张本平还不忘带领周边群众一起分享产业红利。据邻居曹传爱描述,平日里老张是一个笑呵呵、热心肠的人,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助人为乐,把自己的丰收喜悦带给其他人。因这些年老张一直在深钻果树的栽种及管护,对各类产业苗木的土壤习性、品种特点和挂果周期了如指掌,所以经常受邀为周边农户传授管护技能。

凝望着张本平灿烂的笑脸,仿佛在诉说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就在笔者结束采访时,一旁的村支书欣慰地勉励他,“本平啊,等你家的房前屋后变成‘花果山’了,记得拍照发朋友圈。”张本平坚定地说道,坚持就是胜利,明天会更好,日子会更甜!


编辑:曾萌萌

编审:余涛 文婷

终审:钟明明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