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安康市政协召开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暨“我市城镇养老问题”专题协商会。市政协主席陈勇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石宏,市政府副市长鲁琦,市政协各副主席、秘书长等出席会议。3家单位和4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协商。

  会上,汉阴县政协主席史正林代表政协汉阴县委员会在会上作题为《“五个强化”补短板养老服务更贴心》的大会发言。发言结合汉阴县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调研协商成果,聚焦存在的“五大短板”,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市场思维和分类施策,着力在“五个强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实做优养老事业。该篇发言作为本次常委会暨专题协商会的大会口头发言,将为我县和全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一、基本情况

  汉阴县总人口31.1万人,有60岁以上老年人5.6万人,占总人口的18%,其中农村老年人口3.7万人,城镇老年人口1.9万人,分别占老年人口比重66%和34%,全县失能、半失能老人5434人,其中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1259人。全县建成养老机构107所,其中社会化养老机构2所,农村敬老院1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78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所,共设置床位2500余张,从业护理人员239人。

  二、主要做法

  面对日益严峻养老问题,汉阴县着力强化“232”举措,即“两手抓三推进两创新”(一手抓加大投入建硬件,一手抓引进社会服务强软件,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创新医疗养老、互助养老模式),初步建立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疗养老相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多种养老模式持续推进、特困供养水平持续提升、改革创新力度持续增强、管理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发挥的“六个持续”工作特点。小场所发挥大作用,小资金产生大效能,为全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全县农村敬老院全部通过省民政厅“星级”评定,成为全市首个星级农村敬老院全覆盖县。2020年,我县“医养结合”先进经验得到新华社内参、人民网等媒体专题报道,并被省民政厅作为兜底扶贫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三、存在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滞后,工作合力不强,由于没有系统的养老服务建设体系发展规划,各自为政、各搞一套时有发生。二是政策配套不力,发展速度缓慢。省市的项目政策支持较少,制约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速度与规模。三是养老项目单一,供需矛盾突出。大多数养老机构只提供就餐、休闲娱乐等基本服务,缺乏托养、医疗、康复保健等服务项目,难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四是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不高。普遍存在专业护理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五是宣传引导不够,观念认识落后。受传统思想束缚,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没有形成社会化养老的浓厚氛围。

  四、五点建议

  经过专题协商,汉阴县将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市场思维和分类施策,着力在“五个强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实做优养老事业。

  (一)强化规划引领,健全机制聚合力。一是建立统一领导机制。将养老服务事业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规划管理机制。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建立起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符合、城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转、人员经费和机构内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

  (二)强化政策配套,强力支撑增动力。一是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按上年度户籍人口中的老年人数,合理安排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投入;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岗位、购买专业和中介组织服务,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必需的社会化服务,实施政府全额或部分补贴。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制定“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敬老院建设运营补助办法”“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以及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等政策,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建设用地优惠、资金补助、税费减免、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三是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将养老专业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保障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三)强化智慧养老,改进方式强能力。一是出台《智慧养老服务办法》,尽快对智慧养老的目标、原则、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做出明确规划。二是以民政部门为主导,建立容纳城乡社区老年人的动态数据库,为分类施策提供精准信息。三是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321”民情在线信息平台的作用,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智慧平台建设,促进供需对接,提高服务水平。

  (四)强化医养融合,补齐短板提效力。一是扩大医保支付范围。打通养老、医疗和社保的政策通道,实现市域范围内入住定点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机构医保费用异地结算全覆盖。二是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延伸服务。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开设康复病区、老年病房和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三是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推动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有关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问题,让老人住得起医养结合机构。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氛围激活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加强养老服务宣传。二是倡树宣传典型。大力开展孝老爱亲志愿活动,广泛开展“孝亲爱老之星”“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营造共同关心、共同关爱老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依托老年大学和各类老年社团,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政治、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让养老事业更有质感。

  最后,我们将以此次专题协商为契机,博采众长共提升,学以力行开新局,为助推“夕阳工程”变为“朝阳产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