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2025村超全国赛陕西赛区在汉阴县人民体育场圆满落幕。这场乡村足球盛宴,不仅为三秦大地奉献了极具乡土特色的体育狂欢,更通过学习借鉴榕江“村超”经验,深化“陕黔携手”区域合作,成功以“小足球”转动“大产业”,为秦巴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本次赛事以“汉阴联榕江·村超燃三秦”为主题,自5月17日开赛以来,历经近三个月的激烈比拼,吸引了全省42支球队参赛。闭幕之夜,17支方阵携非遗技艺与特色农产品绕场巡游,荷姑娘手捧莲蓬,猕猴桃吉祥物与观众互动,万余人齐唱国歌后,最炫民族风瞬间点燃全场,田间农民、商贩、老人孩童共舞,球场变身露天迪厅,生动诠释了“全民村超”的魅力。决赛中,观音河猕猴桃队勇夺桂冠,不仅捧回冠军奖杯,更获得当地“泥土芬芳”的特色农产品大礼。
体旅融合引爆消费热潮 经济效益凸显
赛事的举办成为拉动汉阴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村超效应”在多个领域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旅游业强势爆发。毗邻赛场的双乳镇千亩荷塘景区单日游客峰值突破1.2万人次,“荷塘经济”与足球激情完美交织。景区创新推出“‘荷’力村超”联票,实现“白天赏荷花,夜晚看球赛”的联动体验。凤堰梯田、双河口古镇等县域内重点景区景点单日接待量较赛前得到显著提升。公交公司加开“村超班线”,有效串联三沈纪念馆、凤堰梯田等景点,推动了全域旅游新格局的形成。
餐饮住宿量价齐升。持续数月的赛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量。酒店住宿持续火爆,周末一房难求成为常态,餐饮夜市收入普遍翻番。“7月以来接待参赛球队32支,周末入住率提升了50%。”当地一家星级酒店负责人表示。
农特产销售借势腾飞。地方特色农产品搭乘“村超”快车,线上线下销售两旺。炕炕馍制作大师汪德斌的摊位前排起长龙,炕炕馍、豆腐干等特色农产品总交易额再创新高。赛事成为展示和销售汉阴优质农产品的重要平台。
整体消费数据亮眼。据统计,全县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位居全市第三;限上住宿业营业额累计增长10.7%。村超赛事对消费的强劲拉动作用,在宏观数据上得到有力印证。
“陕黔携手”共谋振兴 文化赋能特色发展
“足球为媒共振兴,汉阴榕江共前行”——这条悬挂在汉阴县人民体育场的横幅,揭示了赛事更深层的目的意义: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共促乡村振兴。今年4月,汉阴县签约获得村超陕西赛区承办权,标志着“陕黔携手”从理念走向实践。汉阴在吸收榕江“村超”全民参与精髓的同时,成功注入鲜明的陕西基因:文艺节目是秦巴山区独有的浑厚与铿锵,赛场弥漫着炕炕馍的酥香,依托“三沈故里”文化底蕴,巧妙融入书法展示、非遗体验,打造出独具秦巴风情的“村超”样本。
赛事不仅是一场狂欢,更是培育本土足球文化、激发乡村活力的起点。正如一位网络达人在村超的视频中所说:“三沈故里的村超,让更多人因为足球走进汉阴,也因为足球爱上汉阴这座城。足球化作一根银线,串起散落山间的文旅珍珠。”县教体局负责人吴路平表示:“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校园足球联赛,选拔苗子组建村超队伍,目标是形成‘村村有球队、镇镇有赛事’的浓厚氛围,让足球扎根乡村。”
2025村超全国赛陕西赛区的成功举办,是汉阴县以创新思维推动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它远不止于将足球带入乡村生活,更如同一根强劲的纽带,高效串联起体育、文化、旅游与民生, 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印证了文体旅融合对乡村全面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正如一位现场球迷的感言:“村超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真切看到了乡村蕴藏的无限潜能与希望。”汉阴以“村超”为支点,正成为撬动秦巴山区发展的新赛道。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文婷
终审:邹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