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的便民理发店,77岁的柳孝刚将手里攥着的一张印有“爱心理发卡”字样的卡片,递给理发师沈兰运。

伴着电动推子轻轻的嗡鸣声,一根根碎发慢慢飘落,柳孝刚布满皱纹的眼角弯成了月牙。

“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领到几张爱心理发卡,凭卡就可以在我这儿免费理发。年底,村上干部会和我结算费用。这一善举已经坚持十几年了,解决了村里孤寡老人‘理发难’的问题。”沈兰运说。

不起眼的爱心理发卡,持续温暖着村里老人的心,成为汉阴县实施孝义善举培育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祭祀不可不殷也”“事亲不可不孝也”,是汉阴《沈氏家训》的第一、第二条内容。

汉阴县深入挖掘《沈氏家训》等优秀家规家训中蕴含的孝义美德,利用沈氏家训展览馆、三沈纪念馆等阵地,开展以“传承好家训·树立好家风”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读书分享会、主题党日等活动,以及“孝义新风进万家”、慰问空巢老人、圆梦微心愿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孝义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我都忘了自己的生日,没想到社区还给我准备了这么大的惊喜。”4月29日,在汉阴县城关镇长乐社区“孝老生日会”上,76岁的退休工人林建国说。

长乐社区是汉阴县人口第二多的社区。社区里的留守老人较多,大多缺少亲情陪伴。

自2023年开始,长乐社区联合辖区“双报到”单位,每月举办一次“孝老生日会”,为当月过生日的70岁以上老人集体过生日,通过“同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共享一个生日蛋糕”“子女送一份祝福”“分享一段感言”“开展一次理论政策微宣讲”等活动,让老人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同样老年人较多的李家台社区聚焦“一老一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创办孝义食堂,重点服务社区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食堂对辖区65岁以上老人、低保户、五保户、环卫工人和现役及退役军人实行7折优惠;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联合志愿者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让特殊困难群体少花钱吃上“暖心饭”;为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就餐便利,让孝义食堂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歇息驿站。

今年以来,汉阴县各社区坚持定期召开孝义主题道德评议会,累计评出孝老爱亲等孝义典型438名;每月19日举行孝义生日会,邀请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光;将每月29日定为“孝义理发日”,为社区孝义典型、孤寡老人免费理发……当下,在汉阴县,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正在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方亮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