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汉阴县举办2025年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聚焦科学种植、品牌升级与延链扩销,全县猕猴桃产业镇村及经营主体代表70余人在观摩学习中共商“土果果”变“金果果”的致富路径。
集体降成本,农户有收益,大户有利润
从猕猴桃种植到挂果,存在周期长、管护难、投入高等诸多难题,这不仅给合作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使得管护工作变得日益繁重。在观音河镇,基础设施健全、长势良好且已挂果的猕猴桃园通过“返租到包”模式被承包给了种植大户,由他们负责雇请农户管理和采摘并获取收益,这样不仅提升了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还有效克服了村集体合作社在种植管护方面的短板,如成本高、无标准、劳动力缺乏等问题,为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循环农业降支出,资源整合提效益
猕猴桃种植需多次施肥且对肥料质量要求较高,肥料使用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影响果品质量,但化肥高昂的价格和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令农户头疼不已。近年来,蒲溪镇胜利村结合自身林地多、水源充足的优势,开启了堆沤肥项目探索,利用树叶、秸秆、禽畜粪便等原料制成高品质肥料,建成600平方米堆沤肥场的同时预计每年能处理近千吨秸秆、禽畜粪污。堆沤肥不仅将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了猕猴桃种植化肥的使用,也将农户种植肥料成本从1200元/亩降至400元/亩,在坚持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探索路径。
坚定科技领路,打造汉阴品牌
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与“汉阴猕猴桃”品牌建设,2024年,汉阴县组织召开品种优选、生产技术、果园管护等培训活动6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汉阴开展指导服务10余次,并建成运营汉阴县果蔬仓储物流交易中心以满足果品仓储和智能化分选的需求。同时,果品、果汁与猕猴桃酒频繁亮相中国杨凌农高会、丝博会,连续举办的“中国·汉阴富硒猕猴桃品鉴会”也让汉阴猕猴桃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汉阴县累计发展猕猴桃3.21万亩,其中标准化猕猴桃园1.95万亩,带动7000余农户参与产业发展,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8000万元。下一步,围绕现代化猕猴桃全产业链建设要求,汉阴将紧盯标准基地创建、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运营、营销能力提升、品牌亮点塑造等环节,全力将猕猴桃产业打造为陕南山地猕猴桃的“亮点”和汉阴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文婷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