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民宿行业的激烈评选中,汉阴县花栖玥·椿时水云间民宿脱颖而出,成功获评全国甲级民宿。这不仅是一间民宿的蜕变史,更折射出汉阴县锚定“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战略,以民宿经济为支点撬动全域旅游产业链升级的生动实践。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秦巴山岚,在花栖玥民宿的木质露台上,几位游客闲适地围坐在一起。他们面前的茶盘上,一套精致的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民宿主理人郭媛媛一边为他们沏茶,一边向他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花栖玥民宿主理人 郭媛媛:

【我们这个民宿,它主要是以这种文艺的这种氛围的打造,然后结合当地的一个自然环境,主要是以花的这种元素,再结合一些艺术的活动,像插花、疗愈、茶道,还有我们当地的文化书法,所有的这种元素,把它整体烘托出来,这样子的话,整个民宿就非常有这种艺术气息。我们做这个,主要就是因为现在的人压力比较大,可以给他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希望他们可以来到这里尽情地放松。】

获评全国甲级民宿的喜讯传来,郭媛媛难掩兴奋之色,心中已勾勒出民宿未来的发展蓝图。她计划联合周边20家农户成立“凤堰生态合作社”,深度绑定民宿订单与农产品预售,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在距离花栖玥4公里的漩涡镇东河村,农家乐经营者林冬梅刚刚结束民宿管家培训。


漩涡镇东河村农家乐经营者 林冬梅:

【通过培训,我学习了餐饮知识与沟通技巧等知识,尤其是花艺、乡村生活美学场景搭建、市场营销、服务质量把控等课程对我启发很大,不仅提升了我们农家乐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目前,我们每个月能盈利2万元左右,我有信心、也有动力把自己的农家乐打造成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目前,汉阴县招商引进隐居乡里、飞茑集、花栖玥等品牌民宿,还有格兰蓬帐篷营地、南山南房车营地等,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培育出多个业态丰富、特色鲜明、功能融合的乡村旅游集聚区。花栖玥倡导成立的民宿协会也成效显著,已推动7个村集体以闲置资产入股民宿开发,激活了乡村沉睡资源。 


汉阴县凤堰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

馆长 兰宗:

【花栖玥·椿时水云间民宿获评甲级民宿的背后,是县委十四次全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部署的系统支撑。】

“十四五”以来,汉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百亿级产业集群。凤堰梯田作为全县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在持续抓好传承保护的同时,活化利用,发展沉浸式旅游度假产品项目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

汉阴县凤堰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馆长 兰宗:

【发展民宿产业,既是撬动汉阴县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乡村民宿对于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物活起来,实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花栖玥的示范效应下,汉阴的民宿经济正裂变出全新形态。距此15分钟车程辐射的茨沟、堰坪、田凤等村,不仅发展家庭民宿和农家乐餐饮,每天还通过电商将200多单农特产发往全国。


漩涡镇宣传统战委员 罗樨梓:

【我们正在结合“千万工程”,打造“农旅融合漩涡样本”。依托千年梯田生态肌理,我们同步构建“梯田+”经济生态圈:镇属国企公司开发梯田米、古法油等IP农产品,形成“可带走的乡愁记忆”;探索水利智慧研学课程,吸引亲子家庭深度研学;打造民宿、房车营地等业态,将“一日游”转化为“深度游”,带动民宿集群和在地农产品消费,探索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共富路径,实现游客体验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


当花栖玥的住客在观星台写下“此心安处是汉阴”的留言时,这座秦巴山城正以国家甲级民宿为新起点,在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目前,汉阴县第二批17家民宿改造提升工程已全面启动。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汉阴县将坚定不移地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凤堰梯田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持续深耕“山水田林共生”的立体产业链。通过不断推动富硒农业、生态旅游、非遗文创三大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三产融合。在科技赋能的浪潮中,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让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


编辑:李西明

编审:黄琪雅 文婷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