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大棚经济为抓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平菇种植以其短周期、高效益的特点成为乡村致富路上的“明星产业”。寒冬时节,走进汉阴县涧池镇秦山珍硒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平菇基地,一排排紧实的平菇菌棒整齐排列,菌棒开口处伸出一簇簇平菇,鲜嫩肥厚,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摘、装筐、搬运。大棚种植平菇不受季节限制,每年除了休棚期,可以连续种植,同时管理相对比较简单,掌握好湿度与温度,平菇就会长得旺盛、产量较高,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和稳定。
汉阴县涧池镇秦山珍硒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 谢先平:
【今年的平菇已经种植了51万袋,在产菇期间如果温度达到25度至30度,我们每天要生产1万多斤平菇,现在温度低了只能生产4000斤。今年菇价比较好,平均每一筐都要卖到35块钱,截至目前,平菇销售了接近7、8万块钱。】
大棚种植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限制与自然束缚,为农作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现了新鲜蔬菜四时不断。在涧池镇中营村的蔬菜基地,蔬菜种植大户贾跃亮正在和工人采收上市的上海青和小白菜,这些绿叶菜虽然价钱相对较低,但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是冬季大棚种植的理想选择。得益于大棚的保温作用,这里的蔬菜生长速度更快,不到一个月就可以采收,每天能收获近3000斤蔬菜,这些蔬菜被统一送到市场,每天都能销售一空。
陕西绿垚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贾跃亮:
【我们在中营这块儿总共是57个大棚,整个这些估计能卖30万块钱左右。我们是订单种植,惠康源公司他们销售,我们只要种出好的品质,他们销的就快,市场还是受欢迎的。】
大棚经济孕育的是丰收的希望,更是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近年来,汉阴县在推进产业富民的过程中,引导农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合作模式,针对市场需求发展蘑菇、辣椒、白菜、草莓等大棚蔬果种植,并推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了蔬菜质量及产量,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曾萌萌
编审:余涛 黄琪雅
终审:邹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