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过后,暄气初消。走进位于汉阴县城以北27公里的铁佛寺镇,在微风轻拂下,田野山间满目葱茏;在暮色浸染下,天边晚霞五彩斑斓;在晴空的映照下,中河流水碧波荡漾,一派山青、天蓝、水绿的秋日胜景尽入眼底。优美风景的背后,是良好生态的基础铺垫,更是铁佛寺镇坚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铁佛寺镇以构筑稳固生态屏障为目标,紧紧扭住大气、水质、土壤三项指标,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景永驻,1.4万父老乡亲真切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还是老家的空气清新,抬头就是蓝天白云,随手一拍就是风景。”已搬离铁佛寺镇的社区居民汪毅对老家的空气质量连声称赞。原来,汪毅一家老小5口人,前些年因工作需要已在汉阴县城安家落户,老宅只有父母常年居住。但妻子女儿都对老家的宜居生态充满向往,每逢周末汪毅就会回老家休闲度假,乐享大山深处的天然氧吧。现如今,铁佛寺镇优良的空气质量不仅成为吸引游子回归的重要因素,更是秀美生态的标配元素。“本就坐拥绿水青山,保护生态具有先天优势,理应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先行一步、更上层楼。”该镇分管生态环保工作的负责人蒋瑞雪掷地有声地说道。为确保大气质量稳居全县领先位次,该镇结合山区特点,在全镇梯次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取得显著成效;在镇内依法取缔散煤销售网点2个、烟花爆竹销售网点3个,集镇街道全面取消散煤使用、全面禁止烟花爆竹燃放;指导境内7家餐饮单位统一安装油烟净化设备,餐饮油烟得到有效遏制;对辖区所有在建工地和渣土运输车辆采取湿法作业、物料围挡、密闭运输等措施,从源头消除扬尘污染源。在防控措施的层层加持下,今年以来,该镇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迎着初秋的晨曦,双喜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蒋达军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河。他告诉笔者,这几年镇上在改善河流水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除要求镇村两级河长定期巡河外,还在硬件配套上提升了集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穿境而过的中河常年清澈见底,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皆是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锦绣画卷。蒋达军所说的中河流经铁佛寺镇全境,大小支流近10条,惠泽沿线9个村万余人口,素有全镇“母亲河”之称。近几年,该镇牢固树立“因水而生、靠水而兴”的发展理念,坚持一体推动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中河流域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特别是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该镇一手抓以河长制为主体的责任落实,统筹整合全镇24名两级河长、6名辖区民警、47名志愿者,形成“河长+警长+志愿者+X”的巡河护河责任体系;一手抓以水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措施落地,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定期组织河道废弃物、漂浮物打捞清理,紧盯3处入河排污口开展排查整治,全镇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和农业面源污染基本消除,流经镇域30余公里的干支流实现全流域、全方位、全时段巡防管护。千峰竞秀,群山横亘。这是对铁佛寺镇地势分布的抽象概括,更是对全镇静美生态的形象描述。丰富的山林资源是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本钱,在“两山论”的引领下,全镇上下始终秉持“生态优先、保护至上”的理念,以山林、土壤大保护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葛贤贵是铁佛寺镇合一村的生态护林员,按照村上安排,他负责全镇主峰素珠岭的日常巡山。据葛贤贵介绍,镇村两级对林地资源的监管非常严格,老百姓也养成了行动自觉,他所负责的林区已连续3年未发生乱砍滥伐行为。葛贤贵的经验之谈,也是铁佛寺镇以高压态势推进秦岭生态环保的一个缩影。近两年,该镇认真落实“林长制”“田长制”,通过源头控制、农艺调控、土壤改良和植树造绿等措施,加快推进2座尾矿库和1座非煤矿山生态治理修复,严肃整治秦岭“五乱”问题5个,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准入环境管理,合力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个宁静、和谐的山林空间已然形成,一个干净、安全的土壤环境持续巩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良好生态环境的衬托下,铁佛寺镇正以发展山林经济的豪迈气魄,积极打造生态资源变现的绿色增长点,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子,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胜势。
编辑:李西明
编审:余涛 黄琪雅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