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发祥地和主要活动区,走出了何振亚、沈启贤、杨弃三位开国将军,也是安康市内唯一有驻军部队的县。“双拥”光荣传统在这里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近年来,我在工作实践中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党委决策部署,坚决扛牢党管武装政治责任,持续巩固深化“双拥”共建成果,不断开创了军政军民团结、军地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汉阴县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连续8次被授予省级“双拥模范县”,先后获评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全国“爱国拥军先进单位”。
一、强化党管武装,服务强军兴军大业
政治建军打造“硬核”支撑。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等方式,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上级关于武装工作和国防建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党管武装工作的原则、制度、要求和方法,准确把握武装工作的政策法规和规律特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爱武装、懂武装、管武装、兴武装、强武装。坚持把党管武装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协调保障武装工作经费,推动建强基层武装干部队伍,指导督促武装工作落实,有力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认真履行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紧盯“前方、前线、前沿”,持续完善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在换届后第一时间调整充实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33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制定印发《汉阴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将党管武装和双拥共建纳入汉阴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定期主持召开县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双拥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涉及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大问题,切实把抓武装的责任意识转化为强国防的具体行动。
夯基垒台筑牢基层堡垒。扎实推进县镇人武部规范化建设,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充实各类物资器材,不断夯实基层武装工作基础。树牢备战打仗意识,高标准抓好民兵整组工作,大力开展防汛救灾等应急实战演练,组织基干民兵参加全市比武集训和基地化训练,不断提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抓好征兵宣传,今年共征集新兵90人,大学生比例达100%,兵员质量大幅提升。
二、深化“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军民统筹聚合力。坚持一手抓富民强县,一手抓兴武强军,着力推动军地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双赢。鼓励支持驻汉官兵主动投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安保维稳、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为锦绣汉阴建设贡献力量。关心支持驻地部队建设发展,协调县财政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战备路一条、民兵训练基地一处,解决随军家属子女入学20人、随军家属就业12人,及时消除驻军战备训练困难和官兵生活后顾之忧。投入2480万元建设国防教育训练中心、将军古镇、民兵训练靶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国防教育活动。依托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国防教育展览馆等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军事文化体验项目,打造红色文化研学线路,在寓教于乐中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丰富载体增实效。坚持在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到驻汉部队走访慰问、看望官兵,形成常态化联系关怀机制。将每年8月确定为“双拥活动月”,组织各镇各部门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走访慰问活动、军事日活动、涉军法律宣传、双拥篮球赛、中小学军地共建、义诊进军营等十项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增进军民鱼水情。全面落实拥军优属制度,为现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现役军人家庭庆送立功喜报和慰问金,将拥军路修到二等功臣家门口,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军属心中。
营造氛围树导向。旗帜鲜明表彰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拥军企业、最美军人家庭、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指导相关部门在县城繁华地段规划建设双拥文化广场、双拥文化示范街、“军人荣誉墙”,在医院、政务大厅、企业门店等服务窗口设置“军人、退役军人优先”通道,营造浓厚爱国拥军氛围。深入挖掘战斗英雄事迹,大力宣传二级战斗英雄尤茂钱、一等功臣张卫军、抗美援朝战场荣立四次三等战功赵文华等优秀英雄人物,形成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隆重组织烈士公祭活动,认真做好烈士褒扬工作,关心慰问烈士遗属,凝聚缅怀革命先烈、砥砺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做优服务保障,打造退役军人“温馨家园”
健全三级服务体系。指导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两站一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全面落实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五有”标准,高质量建成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0个镇、156个村(社区)实现退役军人服务站全覆盖。统一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职责、服务制度,将运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全力打通服务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最后一公里”。
加强优抚政策落实。聚焦退役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各项优抚政策和待遇在汉阴落地落实。严格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加强优抚对象信息化管理,及时办理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切实保障退役军人的合法利益。健全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家属优待金,全面落实医保参保、建房补助、养老优待等各项政策,定期组织优抚对象开展短期疗养活动。扎实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努力实现部队、退役军人和用人单位“三满意”目标。
搭建作用发挥平台。聚焦就业核心问题,积极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专场招聘会挖掘优质就业岗位,及时发放一次性就业金,为困难退役军人落实公益岗位,多渠道推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加大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持力度,鼓励帮助退役军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注重在民兵训练、抢险救灾、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发挥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培养选拔52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三委”班子,引导支持他们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再上“前线”、再立新功。
编辑:李西明
编审:余涛 文婷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