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靠着手工钩织就赚了6000多元,这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汉阴县涧池镇仁河村留守妇女陈娟一边熟练地打包着新一批订单,一边笑着说道。针线穿梭间,一件件精美的杯套、玩偶和家居装饰品在她手中诞生,更“钩织”出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致富路。
这一变化的源头,得益于汉阴县创新推行的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机制。
去年初,仁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海霞在入户走访时,被陈娟手工钩织的手机壳所吸引——针脚细腻均匀,图案生动别致,全是她利用闲暇时间自己琢磨的成果。“手艺这么精湛,没想过把这些作品卖出去吗?”面对询问,陈娟起初连连摆手:“只是自己做着玩,哪能卖钱啊?”但在刘海霞的持续鼓励和帮助下,她开始系统学习钩织技艺,作品从手机壳扩展到杯套、玩偶、发箍等多个品类,工艺越发精致。今年年初,她带着作品参加涧池镇“寻年味、逛年集”第一书记“组团展销”活动,成功售出首批手作,“不仅赚到了收入,更收获了信心”。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今年8月。在涧池镇召开的“组团服务”联席会上,刘海霞将陈娟的钩织作品带到现场展示,立即引起其他第一书记的浓厚兴趣。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建议开发更多实用美观的日常手工艺品,满足当前市场对个性化家居饰品的需求。一场精彩的“组团助攻”随即全面展开:线下,各位第一书记通过对接帮扶单位宣传手做样品,结合个人喜好收集需求;线上,消费帮扶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持续推广手做样品,“以购代帮”的订单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凭借“组团服务”搭建的资源平台,短短半个月时间,陈娟的所有手工艺品销售一空,销售额突破6000元。
销售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目前,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机制后续赋能已提上日程。下一步,涧池服务分团将借鉴县级电商成功经验,帮助陈娟开设网络直播间,并提供专业的直播技能培训;同时,还将组织手工艺品技能培训,不断完善“技能培训+资源对接+电商赋能”的全链条帮扶模式。
“‘组团服务’就是要突破‘单打独斗’的局限,把优质资源精准聚焦到最需要的地方。”刘海霞表示。一根小小的钩针,一团柔软的绒线,正串联起第一书记的“组团力量”,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增收网”,让“指尖经济”成为照亮美好生活的新途径。
编辑:邱潮
编审:黄智发 黄琪雅
终审:邹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