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镇、73个村、696户、2684个人……从村里到社区,从“攻下”脱贫攻坚“硬堡垒”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汉阴县涧池镇从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就业帮扶稳人心、配套工程暖人心、管理服务安民心等举措,倾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托起群众的幸福生活。
就业帮扶稳人心
在紫云南郡社区工厂内的安康菲雅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数百台机器高速运转,轰隆声不绝于耳,百余名工人在工位上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编织、缝头、定型、包装……一双双精美别致的成品袜有序产出。社区群众张丽就是忙碌中的一员,家门口的就业,让她更加安心。“我在这里上班很放心,离家里很近,一个月收入也比较稳定,还有社区帮忙带娃娃,少了很多顾虑。”在南郡社区,和张丽一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还有很多。
近年来,涧池镇结合搬迁社区实际积极引进产业促进稳岗就业。自2019年起,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先后引进藤发五金、艺藤家具、菲雅特纺织等3家企业落户搬迁社区,帮助456名搬迁户及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1800元。同时,依托“八大中心”,围绕日常生活、就医、就学等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切实解决了526名60岁以上老人和237名6至12岁儿童的照管问题。截至目前,紫云南郡共1424名劳动力全部稳定就业,其中194人在社区工厂和农业园区务工,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配套工程暖人心
“以前在自家阳台种菜,种不了几棵菜。现在社区搞了‘小菜园’,我们家也分到了一块菜地,想吃什么蔬菜水果都可以自己种了。”紫云南郡社区群众周桂琴说道。
为解决搬迁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紫云南郡社区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探索“小菜园”惠民模式,划分197块小菜畦,对有能力有意愿种植蔬菜的搬迁农户,采取有偿划转、抓阄选地方式认领各自“责任田”,让搬迁群众“离乡不离土”,生活不断丰富多彩。让“小菜园”变成“暖心田”,满足搬迁农民土地情结,解决搬迁农户吃菜难、买菜贵问题。
“‘小菜园’虽然不大,但解决了老百姓吃菜的基本生活。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小菜园’的管理,将周边空闲土地整理出来给想种能种的人。”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霞说。
为了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生活,社区还实施了包括小菜园和小超市、小库房、小餐桌、小课堂、小厅堂为主的“六小”暖心工程,帮助搬迁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促进搬迁群众享受新生活、创造新生活。
管理服务安民心
“现在国家政策好啊,无论有什么事,社区和支书都会来关心我,家里停电还有人来帮忙维修,真是太感谢了。”说起社区对自己的关心,今年已是85岁高龄的独居老人被连连夸赞。因家庭原因,儿子长期在外务工,老人一个人生活变得十分不便,得知停电情况后,社区网格员周杰立即上门帮助恢复电路并消除了电线老化的安全隐患。
针对搬迁群众生活方式改变所带来的“不适应”问题,社区积极完善服务体系,引导群众尽快融入社区生活。配套建设了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平价购物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辅导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民事矛盾调解中心、红白喜事服务中心,解决了搬迁群众日常生活、就医、就学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实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双融入”。同时,组织开展“南郡好人”“优秀楼长”“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和文艺汇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并组织群众成立锣鼓队、秧歌队、舞蹈队,每天开展文体活动,在凝聚了人心的同时,也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为解决社区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积极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推选了16名责任意识强的搬迁群众担任楼长,及时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反馈、主动上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事宜,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对于难度大、情况复杂的问题,通过“网格通”APP上报综治中心,进行分流处置,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隐患,促进搬迁社区安定和谐。
如今的紫云南郡社区,一栋栋整齐的房屋、一个个装修一新的房间、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似亮丽的风景,如诗如画般谱写着“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编辑:吴九九
编审:余涛 黄琪雅
终审:邹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