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王支书上门帮我弄,不然我这老汉咋都缴不了费!”11月3日,汉阳镇交通村村民蔡迁友攥着缴费凭证,向村干部连声道谢。在今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缴工作中,交通村干群同心攻坚,不到半个月便实现缴费率82.36%,以“接地气”的服务为群众筑牢“健康安全线”。

广宣传:民歌传声,政策入民心

清晨的交通村,村口大喇叭准时响起村支书王家坤自编的陕南民歌,悠扬曲调里裹着合疗实惠,听得村民心里亮堂。村民微信群中,村干部与驻村队员每日推送微视频,用“拉家常”讲缴费流程,还附上“张大叔住院报销3.2万元”“李阿姨门诊报销800元”的真实案例,让抽象政策变成“看得见的实惠”。

镇里组建的“政策宣讲队”更成了“移动课堂”:遇到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镇村干部用方言“掰开揉碎”解读;见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便手把手教用“陕西医保”APP 缴费。“以前觉得缴不缴都行,听干部算账举例子,才知这钱花得值!” 刚缴费的村民赵建军说。

强动员:代表带头,合力聚起来

“要让群众主动缴,先让代表带头干!”收缴工作启动次日,交通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1名代表齐聚村委会。村干部详解政策红利时,去年受益的村民现场分享:“我干活摔跤导致骨折住院,合疗报了大半费用,这钱咱必须缴!”村民谭德贵的话,让不少人动了心。会后,代表们化身“宣传员”,带着资料穿梭村组,帮干部梳理未缴费名单,还主动帮邻居代缴。“代表们跟咱熟,他们的话咱信!”村民的信任感,成了收缴工作的“加速器”。

优服务:便利上门,暖到心坎上

“干部们早上7点就来村口等,帮咱弄手机缴费,比自家娃还贴心!”提起村里的“流动缴费点”,村民们赞不绝口。针对老人不会操作手机、偏远村组出行不便的问题,村里组建 “上门服务队”,队员们带着POS机逐户收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现金代收、票据上门服务。遇有顾虑的村民,干部从不“硬劝”:“您是不是担心报销麻烦?我给您说流程。”“手头紧没关系,记下来等您方便再缴。”暖心沟通化解犹豫,不少村民主动完成缴费。

如今,交通村合疗收缴成效显著,但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为民服务的脚步未停。“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动力。”驻村第一书记说,下一步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更实举措、更暖服务,为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钟明明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