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发挥资产效益,维护扶贫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受益者合法权益,观音河财政所采取建台账、严把关、明权责、建机制的方式扎实推进扶贫资产管理工作。

建台账,明确管护对象。由财政所牵头组织,对2016年以来使用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项目及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对扶贫资金所形成扶贫资产按照经营类、公益类、到户类三类,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分级分类、应纳尽纳,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为扶贫资产动态管理奠定基础。

严把关,强化日常指导。财政所对各相关站所填报的扶贫项目资金绩效指标逐一进行梳理,对绩效目标的合规性、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同时,定期对所有已完工审计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扶贫资金绩效自评结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重点抽查,确保各项工作规范管理到位。

明权责,确保管护到位。各行业站所对资产台账中涉及项目逐项制作资产卡片,移交各村,并指导各村严格按照“谁所有、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形成的扶贫资产落实管护主体。公益性资产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可通过优先使用贫困家庭劳动力等方式参与扶贫资产管护;经营性资产,通过入股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并以协议形式明确经营方式、经营期限、收益分配等事项;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行管理,村集体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扶贫资产“管好用好长受益,保值增值不流失”。

建机制,发挥资产效益。针对扶贫资产运营的日常监管,观音河财政所结合经营性、公益性和到户类扶贫资产因项目性质、风险防控和后期管护内容不同,分别制定经营性、公益性扶贫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利用长效机制规范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确保管好用活扶贫资产,并持续发挥效益。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