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微风掠过秦巴山区,在汉阴县城关镇五一村九组的农家院落里,村民们专注地听着台上干部讲述孝义故事。9月22日,这场看似普通的院落会,蕴含着该镇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深层探索。
“咱们今天不念文件不说套话,就拉拉家常,听听身边的孝义故事。”主持人吴大刚的开场白让现场气氛顿时轻松起来。这种扎根村组院落的故事会,已成为该镇基层治理的特色载体。没有主席台的隔阂,没有话筒的距离,干部群众促膝而坐,在稻香与茶香中畅所欲言。
五一村道德评议会提前两个月走访摸排,从全村遴选出12个最具代表性的“孝义之家”。他们的故事平凡却动人:有三十年如一日侍奉瘫痪婆婆的好媳妇,有自发组织照顾留守老人的热心青年,有常年为人居环境做公益活动的好村民……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善举,犹如一面面镜子,照见每个人内心的良善。
“新时代的孝义,既要孝敬老人,也要讲小家之义,更要讲大爱之义。”宣讲员黎亮说。五一村宣讲孝义善举故事,表扬孝义之家,这些来自村民身边的榜样,让孝义美德可知可感、可学可做。现场不少村民边听边抹眼泪说:“原来做好事不在乎大小,而是贵在坚持。”
自推进孝义善举培育工程以来,城关镇高度重视孝义文化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镇选立6个村(社区)开展孝义善举培育工程先行示范,将孝义表现纳入孝义之家、孝义之星、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的重要指标,并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孝义文化,推动孝义文化嵌入乡村治理中。
在拓展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关镇以五一村、中坝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鼓励各村(社区)挖掘整理优秀家风家训。通过树立家风家训示范户、举办家风家训宣讲会等方式,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持续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好家风撑起好民风;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倡导文明礼仪、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社会风尚;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公益讲座,提高群众道德素质,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
为推动孝义文化深入人心,城关镇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定期发布孝义故事、善行义举,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孝义文化。线下,在各村主干道、文化广场、村(社区)宣传栏等位置设置孝义文化展板、孝义文化墙,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孝义新风吹进千万家,带来的不仅是家庭关系的和谐,更是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据统计,今年以来,城关镇辖区家庭邻里纠纷同比下降37%,群众对镇村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李家台社区建设“孝义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送餐,三元村设立“道德银行”奖励道德模范,五一村联合帮扶单位推出“孝义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村一品牌的孝义实践推动孝义新风持续向好。
编辑:吴九九
编审:文婷 黄琪雅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