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长80米的硬化道路在汉阴县城关镇草桥村18组、19组安置点正式完工,彻底解决了困扰当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题。这条路的顺利修通,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模式破解基层难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汛期险情:道路水毁成“心病”,代表接诉即办
此前,草桥村这段连接两个小组安置点的通组道路因多年未硬化,基础设施薄弱。在汛期连续暴雨的猛烈冲刷下,路基遭受严重水毁,变得坑洼不平、泥泞不堪,不仅村民日常出行步步惊心,更严重影响了生产物资的运输,成为大家的一块“心病”。
基层人大代表刘康军在防汛值班期间,接到群众紧急反映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查灾情。“路烂成这样,娃娃上学、我们出门卖点农产品都太不方便了,还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尽快解决!”村民们的迫切诉求,刘康军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他迅速将此事列为当前最紧要的民生问题,立即行动,积极组织草桥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讨解决方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村企联建:代表牵线纾困,企业援手解难
面对修复资金短缺的现实难题,刘康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资源整合的优势,主动谋划,积极探索“村企联建”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他将目光投向了辖区内的爱心企业——西铁义德石料有限公司。
刘康军主动上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详细介绍了道路严重损毁的情况及其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不便,以及对乡村整体发展的制约,真诚恳请企业能为家乡建设施以援手。经过友好协商,双方很快达成共识:由西铁义德石料有限公司无偿提供道路硬化所需的全部砂石料,村委会则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并组织机械、人工进行路基夯实平整及最后的道路硬化施工。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为道路的快速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效落地:全程监督保质量,“烦心路”变“暖心路”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刘康军代表组织村民代表成立了临时质量监督小组,对材料进场、路基处理、水泥浇筑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经过连续2天的紧张施工,一条崭新的、符合标准的水泥路便呈现在村民面前。
“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很高兴能为此尽一份绵薄之力,希望这条小路能切实给乡亲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企业的一点力量。”西铁义德石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看着门前焕然一新的道路,村民唐大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最怕下雨天,这条路根本没法走。现在好了,路修得又平又结实!多亏了刘代表忙前忙后地牵线搭桥,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让我们彻底告别了‘烂泥路’!”
这条路的顺利修复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畅通了生产生活的“毛细血管”,更连通了党心民心,见证了人大代表躬身履职、担当作为的初心使命,也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反哺乡村、助力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连心路”“暖心路”。
编辑:吴九九
编审:文婷 黄琪雅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