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漫过凤凰山,月河水面泛起细碎的金光,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的夜晚便在人间烟火中苏醒,作为汉阴县的核心区域,城关镇依托“白+黑”的场景转换、“食+娱”的业态融合,在春风中勾勒出一幅活力涌动的“夜经济”画卷。
位于东南村的城东市场是城关镇“夜经济”的起点。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市集,白天是烟火缭绕的农贸市场,蔬菜瓜果、肉蛋粮油承载着居民的日常需求;夜幕降临,农贸市场又变成了灯火通明的“网红夜市”,60余家美食摊位整齐排列,油炸饺子金黄酥脆、苕粉皮子酸辣鲜香,麻辣烫的热气与摊主的叫卖声交织,吸引着本地居民与游客纷至沓来。
与传统夜市不同,这里的地面干净整洁,难寻卫生死角。“每天夜市开始前,我们都会完成垃圾清运,每周冲洗消杀,让顾客吃得放心。”东南村志愿服务队成员道出了“双面市场”的运营秘诀。规范的管理让人气持续升温,不少摊主日均营收超过千元,最多时可达2000元以上。这份“夜经济”既鼓了商户的腰包,也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
“现在晚上比白天还忙!”经营“李家凉皮”的李勇笑着展示手机里的接单记录。他的店铺推出“夜宵套餐”,将传统蒸面与春季时令野菜相结合,日均营业额突破5000元。像这样的“深夜食堂”在汉阴县城关镇已形成集聚效应。
城关镇的春日夜经济,远不止于美食。沿着月河漫步,城东花月湾迎宾公园的灯光秀已悄然点亮,健身步道与画舫在夜色中相映成趣,吸引着市民散步、夜跑、打卡。公园内的特色美食区,将汉阴炕炕馍、米面皮等老字号搬进园林式空间,游客可边尝鲜边赏景,感受“舌尖上的汉阴”。
凤凰广场则是文化娱乐的主阵地。每到周三晚间,新城社区“邻里小剧场”准时开演,歌舞、相声、小品等节目轮番上阵,传递着孝义善举的文明新风,台下观众或坐或站,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广场周边,儿童游乐设施、创意手作摊位次第排开,形成老幼皆宜的夜娱生态圈。
在南城壕街区,20余家特色小吃店承载着“汉阴记忆”,青瓦白墙间,苕粉皮子、米糕馍的香气勾连起了几代人的味觉乡愁。
“没想到这座小城的‘夜经济’这么梦幻!”来自湖北的游客陈女士在城东体育场观看音乐会时,用手机记录下眼前活力四射的音乐灯光。为突破传统“白天看花、日落归城”的旅游模式,城关镇月河村组织起春日“星空露营”计划,让原本沉寂的乡野夜晚变身“网红打卡地”。
汉阴县城关镇“夜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县政府的统筹规划。近年来,汉阴县以“惠民、便民”为宗旨,一方面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如南城壕街景提升工程,增设喷泉、砖雕等景观,与明城墙、文峰塔相融打造“一步一景”夜游路线;另一方面优化管理服务,划定规范经营区域,落实定时保洁、安全巡查等机制,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并存。
“我们要让‘夜经济’既充满烟火气,又彰显文明范儿。”城关镇镇长温汝康介绍,下一步,城关镇将持续建设“魅力城关月河夜经济带”,串联起文化街区、月河河畔休闲区、田园综合体三大板块,同时开展春季夜跑、民俗展演等常态化活动,推动“夜间流量”向“日间留量”转化。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文婷
终审:方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