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汉阴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面貌显著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汉阴凤堰稻作梯田系统被农业农村部公布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陕南唯一;汉阴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第一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表彰为村庄清洁行动省级先进县。市政府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陕西安康汉水鱼庆丰收十市百城联展消费帮扶活动在我县召开,全市农业春耕生产工作推进会、春季动物防疫暨畜牧兽医和渔业工作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暨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推进会4个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汉阴农村改厕2化3新4到位模式入选全省十大改厕典型范例,汉阴在全省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暨村庄清洁行动冬季战役推进视频会上作经验交流。


多途径综合施策,鼓起农民“腰包”

一是粮油蔬稳产保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产品生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年粮油播种面积50.7万亩,粮食总产10.3万吨;油料总产2.67万吨。以“1+10+N”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为核心,新建陕煤集团七叶莲、紫云南郡设施蔬菜基地3000亩,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3.46万亩,总产21.28万吨,较上年增长4.0%。

二是畜禽渔健康发展。按照稳猪、优禽、促牛羊的发展思路,坚持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发展,实现生猪产能恢复性增长。全县生猪存栏17.38万头、出栏26.89万头,同比上年增长9.2%、12.0%;出栏家禽108.76万只、牛1.16万头、羊4.31万只,上年分别增长6.3%、8.5%和16.6%;全县肉类总产2.5万吨,较上年增长10.7%。以长江十年禁渔为契机,大力发展大水面养殖和稻田生态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24万亩,其中新增稻田综合种养1100余亩、洞河水库大水面养殖1700余亩,水产品产量6202吨,实现产值0.77亿元,同比增长10%。

三是蚕茶果提质增效。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以茶叶、蚕桑、猕猴桃三大特色产业为重点,纵深推进三个一产业发展机制,新建改建桑园2250亩总面积达2.58万亩,新建改建茶园6850亩总面积达8.52万亩,新建猕猴桃园5100亩总面积达1.7万亩,全县产业总规模达14万亩以上,新注册企业6家,建厂房5000余平米,购置加工设备80余台套,形成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长效支柱产业。

四是农产品监管能力再提升。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溯源体系双覆盖,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5次,出动车辆215次,执法人员496人次,检查种子农药经营门店273家,规范农资市场10个。查处违规调运生猪案件3起罚款6315元;完成省市抽检8200份,抽检合格率达100%,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汉阴农产品溯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二码合一系统和小散户合格证管理模式在农业农村部微观三农和农安政策上进行宣传推介。

五是品牌建设优势突显。汉阴凤堰”“嘉木秀2个茶叶品牌入选陕西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目录,汉阴龙寨公司获得美国FDA认证,产品可直接出口美国,龙寨名芽再获安康绿茶茶王称号、金凤茗芽获得金奖”“硒桑茶获创意金奖。

稳字当头,全面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农村面貌明显提升。深入推进两化三新四到位改厕模式,改造卫生厕所1890户,其中无害化厕所129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2%;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全县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5%以上;新配备垃圾桶3万个、垃圾箱1320个、压缩车9辆、垃圾转运车58辆,新改建垃圾压缩转运站6处;实施月河流域沿线18个行政村的污水管网建设和排污口整治,新增污水管网29公里;突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八清一改措施,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行政村主街道硬化率达到9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31%。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受污染耕地修复为重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开展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面积15万余亩,集中回收各种农作物秸秆加工饲料2000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总量达497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8%;通过配套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发展猪————园生态循环种养等方式,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处理设备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严格实施受污染耕地综合防治,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6828亩,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


三是经营主体质数双提。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以上家庭农场79个、合作社18个,形成了以省级为引领、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集群,实现农业种养环节产值31.42亿元,农产品加工业销售额近110亿元。

四是集体经济发展壮大。35个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自主经营、三产融合、资源开发、联合经营、投资收益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内生动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20余个、5至10万的村35个,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县14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136个三个一合作社全部实行代理记账,并签订农村三资监管协议,将农村集体资产纳入平台管理,106个集体经济组织开通了银农直连,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化,确保了全县无侵占、侵吞、截留、挪用和私分集体资产行为发生。

夯实基础,农业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基础建设得到夯实。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5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资金2.04亿元、基础设施类0.75亿万元、其他类0.06亿元,在平梁、城关、涧池、蒲溪、观音河5个镇22个村修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平整土地1219亩、改良土壤2.54亩,修复堰塘4座、蓄水池5座、小型拦水坝1座、泵站1座、灌溉排洪渠道7883米,硬化机耕路20.6千米、砂石生产路26千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

二是科技服务不断增强。认真开展稻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工作,在城关、蒲溪、平梁、双河口、涧池、漩涡6镇建成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万亩。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5万亩,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6%。全面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全年农机耕种收面积达74.29万亩,农机化作业率提升至40%,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7期,培训高素质农民620人次,认定高素质职业农民253人,学员系统评价率、满意度达100%。稳步提升县级实训基地6个,新增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2个。

三是健全人才培育机制。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痛点堵点,聚焦人、地、钱等关键环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改革要红利、要动力。在成立猕猴桃、茶叶、蚕桑工作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才工作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先后从外县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名,与科研院所签订技术服务协议1项。成立猕猴桃协会、茶叶协会、蚕桑协会,进一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

四是农宅管理规范有序。依法履行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职能职责,落实农村宅基地建房县镇村三级巡查监管责任,确保宅基地管理规范有序。2021年,全县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备案513宗6.12万平米,其中审批农村宅基地建房349宗4.14万平米、消化历史存量问题164宗1.98万平米。积极开展闲置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印发了《汉阴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平梁镇太行村、漩涡镇堰坪村宅基地盘活利用成为全市典范。

五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坚持项目为王,实施招大引强,以项目促进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投资20亿元的东方希望百万头生猪生态循环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在建基地6个,投资9亿元的华电陕西能源有限公司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动工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个到位资金2870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4%。

六是休闲农业突破发展。坚持走休闲农业带路、乡村旅游搭桥、一产三产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建设、园区提质、环境整治、休闲创建等举措,着力打造汉阴农旅融合新亮点,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助农、农旅融合。漩涡镇成功创建省级茶产业示范镇,观音河镇进步村荣获市级美丽家园示范村,双河口镇三柳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取得新进展,凤堰稻作梯田系统跻身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项目,也实现了陕南地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突破,成为农耕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利用为一体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汉阴样板

2022年,汉阴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沈杰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