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以镇为单位,多轮次、分层级组织开展“非现场执法监管平台操作培训会”,面向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全面推广企业环保码管理体系,加快构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智慧监管新格局,为汉阴环境治理注入数字新动能。

陕西省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平台是一个以数据为驱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数字监管系统。它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建立企业电子环境健康档案,并依托“红黄绿”三色动态赋码,既成为政府执法的“环保天眼”,也是企业自律管理的“智能管家”。

为实现该平台在汉阴全面落地、深度应用,汉阴分局采取“线上广泛覆盖+线下精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提升企业应用能力,并将培训机制融入日常监管,系统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跃升。

培训中,执法人员系统讲解环保码的政策背景、赋码逻辑与实操要点,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企业完成平台下载、登录和领码操作,并建立微信答疑群,提供“永不下线”的跟踪服务。针对初赋“黄码”的企业,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模拟申诉流程,分析问题根源,实现从“监管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环保码如同企业的“环境身份证”,实时映现环保水平,三色区分监管力度。它不仅实现对守法企业“静默护航”,也做到对违法风险“动态预警”,显著提升非现场执法的精准度和穿透力。

“这个码就像企业的‘环保健康码’,一旦变黄变红,系统第一时间提醒自查,特别实用!”一家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另有公司管理人员表示:“环保码既提升了自律意识,也减少了迎检负担,执法更透明、服务更贴心。”

目前,环保码已覆盖汉阴县绝大部分排污单位,企业普遍反响积极,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它不仅是环境监管的“利器”,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名片”,初步形成了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的生态环境共治新格局。

编辑:曾萌萌

编审:黄琪雅 黄智发

终审:方亮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