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近日,汉阴县人社局参保股的办公电话急促响起。工作人员迅速接起:“您好,这里是汉阴城居保,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

“我听说6月起城居保最高缴费档次提到6000元了。我3月刚给爸妈各资助3000元,现在还能补到最高档吗?”电话那头,青年女子金春急切询问。

“当然可以!”工作人员耐心解答,“随着缴费档次上调,个人单次资助上限同步提高到6000元,办理流程和上次一样。”

得到肯定答复后,金春当即表示:“那我尽快去帮父母各补缴3000元,让他们享受最高档保障!”

这通咨询电话,正是陕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优化的生动缩影。自今年6月起,我省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最高缴费档次从原有标准大幅提升至6000元,个人资助单次上限也同步调整至6000元。政策升级的核心,在于通过扩大个人账户积累,为参保群众筑牢更厚实的晚年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积极引导多方参与缴费支持。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机构及个人均可为参保人提供资助,尤其鼓励子女、亲属间的互助式帮扶。资助资金将全额计入参保人个人账户,按国家规定计息,直接转化为未来养老金。不过,政策明确要求单次资助不得超过6000元,且同一参保人累计资助总额上限也为6000元。办理资助时,资助人需携带双方有效身份证件,前往汉阴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即可完成手续。

政策红利显著激发群众参保热情。仅在政策调整后,汉阴县便办结4笔个人资助增资业务,累计追加金额达1.2万元;今年以来,全县已办理个人资助业务40人次,累计资助金额突破15万元。越来越多像金春这样的群众正通过政策“窗口”,为家人的幸福晚年添砖加瓦。

编辑:吴九九

编审:黄智发 黄琪雅

终审:钟明明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