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汉江北岸支流月河边的陈小松,是一位充满激情与决心的创业者,他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用智慧和勤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汉阴融媒记者 王建霞:
【素有“小江南”美誉的汉阴县与汉江有着紧密的联系,汉江自汉阳镇流入,从漩涡镇流出,全长约20公里,将汉阴县自然地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区域。比如我现在所处的月河平原,就是在汉江及其支流月河长期冲积作用下形成的,这种平原地形为汉阴县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资源。】
出生在月河边的陈小松,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他自幼在河边长大,流淌的河水、嬉戏的鱼儿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陈小松:
【那时候河很宽,水也深,我那时候特别喜欢在河里游泳,那时候河水很清,河里有很多石头,我和小伙伴一起搬开石头抓下面的螃蟹、鱼。】
初中毕业后的陈小松离开了家乡,先后到新疆、北京、西安等地打工,当过厨师、做过建材生意。2012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一期介绍四川省资阳市养殖泥鳅的栏目,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回家养一塘肥美的鱼。
陈小松: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很冲动,除了小时候钓鱼抓鱼,对养鱼是一窍不通。当时就是看到电视上资阳那边的环境和屋里差不多。】
多年在外做厨师的他虽会做菜,但养鱼却是“门外汉”,从对养鱼一无所知到逐渐成为行家里手,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他四处拜访专家,参加养殖培训,如饥似渴地学习养鱼知识。从鱼塘的选址、水质的管理到鱼苗的挑选和饲养,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马虎。
陈小松:
【最早是在涧池镇新华村做的池塘养殖,养殖鲤鱼、草鱼、黄辣丁,通过市场的调研和出去学习,慢慢地引进鲈鱼、鸭嘴鱼、牛蛙等品种。】
他从最初的池塘天然养殖逐渐走上了陆基高密度养殖、大水面养殖等多元化生态养殖新路子。在涧池镇新华村渔光互补养殖基地陆基高位鱼池旁,陈小松轻轻地拍了拍手,一群活泼的鱼苗立刻游到了他的身边。饵料撒下,鱼儿们欢快地争抢着食物,水花四溅。
陈小松 :
【这些鱼苗等它们再长大一些,就可以卖给其他的养殖户。】
陈小松的这种陆基设施生态养殖方式占地少,水资源利用率高,养殖周期不受季节性限制,且养殖水质可控,能保障鱼类的质量。
陈小松 :
【陆基高位池养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基地引用的是当地的山泉水,实时监测水温跟PH值,产出的成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市场青睐。同时,每个池子还配备有水循环设施、鱼池增氧溶氧自动控制系统,可对水体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然后循环再利用,每天只需喂料和观察水质变化,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多个水池,大大节约了投入成本。】
汉阴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主要河流有汉江、月河、观音河、洞河等,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渔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为了确保渔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汉阴县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措施,推行“河长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的“四长同治”工作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和督查检查。
陈小松:
【因为市场对鱼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企业自身的需要,2021年开始在洞河水库进行大水面养殖。采用的是不投食、不投饵、不投药的三不投养殖模式,主要养殖净水鱼,通过以鱼净水养殖花白鲢,我们采取轮捕轮放的模式,三斤重以上的我们送往市场,三斤以下的等它自然生长。】
在初冬的洞河水库边,渔民们正忙着将满载的渔船驶向岸边。陈小松看着满满的鱼儿在网中跳跃着,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一边叮嘱渔民小心地将渔网拉上岸,一边熟练地统计着这次捕捞的数量。
陈小松:
【这是今年最后一次了,因为我们这个捕捞要水温比较高,基本在夏季的次数比较多,冬季鱼不怎么进网,活动性不大。】
随着8000余斤的花鲢被渔民们迅速有序地装进大卡车,陈小松紧张的心也放了下来,他告诉记者,七个小时后,这批鱼将会运到成都的鱼市档口。
陈小松:
【水质特别好,养鱼的质量比较好,我们这个鱼到成都市场去了以后,都是抢手货。】
看着一尾尾肥美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成功故事。他的养鱼事业不仅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为当地的渔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陈小松:
【现在我们主要是做的是一个全县的生态渔业产业链,从苗种孵化,到水产品养殖,到小石头啵啵鱼的品鉴店,到安康汉水鱼的配送中心,到招商引资的双乳镇水产品深加工。】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相信在陈小松的努力下,他的养鱼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为江边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依托丰富的水资源,截至目前,汉阴县共有水产养殖面积12420亩,水产品产量7245吨,实现生态渔业年产值1.3亿元;培育小龙虾及预制菜深加工企业一家,年水产品加工量达1700吨;全县生态渔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
编辑:吴九九
编审:文婷 黄琪雅
终审:钟明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